Monday 12 March 2012

本土文化經濟大有可為

節錄自 2012/3/12 am730
多年來只側重於地產及商業發展,造成「興一業,廢百業」這失衡狀態。

還記得中共50年代末的大躍進嗎? 當年大鍊鋼鐵, 有農民拿家裡鍋子鍊鋼; 今日地產霸權, 有蟻民拿畢生血汗供房。政府政策失衡, 利益向地產商大財團傾斜, 反壟斷法遲遲未立, 小商戶小市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香港由自由市場, 百花齊放的經濟環境, 變成一產專政, 被貴租牽著鼻子走。

多少小食檔小商戶老字號相繼結業, 原因離不開都是: "業主瘋狂加租", "業主統一業權, 將唐樓群賣給發展商", "舊公共屋邨清拆重建", "市建局舊區重建"。

我們每一、兩個月總會聽到公屋不足, 每年要多建幾多萬個單位; 但又會聽到新推"豪宅"銷情告急, 有樓無人買; 人口出生率偏低, 試問為何一個城市的人口越少, 對住屋的需求卻越大呢? 除了土地政策, 房屋政策外, 香港的人口政策是否也要檢討? 當這三個問題都得以重回正軌, 清拆集體回憶的狼心, 是否可以收歛? 香港人是否可重拾已被邊緣化的身份認同?

恐怕, 不會太遲。


2012/3/12 am730 - 嫻情說理 - 陳婉嫻

早前跟一班年輕區議員聚會,提到地區的規劃問題,大家指出現時的新市鎮規劃一模一樣,沒有小食檔、沒有小商戶,甚至連賣消夜的車仔檔亦欠缺,居民生活極不方便亦枯燥乏味。

這個情況,是我們的政府一手造成,多年來只側重於地產及商業發展,造成「興一業,廢百業」這失衡狀態。對於一些小本經營,抑或本土文化產業都不予支持,甚至落井下石,例如活化工廈的政策。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政府猶如協助大財團控制社區,擴闊貧富懸殊的差距。席間不斷有人指出,政府部門的無理阻撓亦是社區規劃的絆腳石;例如有人建議在地區辦墟市,但未提出具體規劃已先被官員「關照」,促請考慮環境、衞生等問題。

我舉了一個例子與他們分享,提出為居民謀福祉時,沒有必要先替政府部門「解難」。90年代末,香港經濟低迷,失業日見嚴重,我們首先提出本土文化經濟概念,將地區文化結合小型經濟,這個理念衍生的第一個產物正是「騰龍墟」。在一片荒地 (黃大仙上邨東南西北座拆卸後的空地) 辦經濟,我們預計來自「官民」的反彈都很大,例如區內其他商舖可能受影響、電力、衞生、噪音,甚至有人質疑數百個攤檔未能解決數以十萬計的失業人口等問題。不過,我們當時堅持的信念是推動本土經濟,促進就業及帶動低迷的市道,令每一名市民都受惠,這一點非常肯定。

結果,原來香港人(尤其是黃大仙居民) 非常喜歡社區有這種模式的經濟發展,連原本以為會受影響的周邊小商戶,亦大讚墟市帶動前所未有數以萬計的人流,生意大增。

的而且確,做每一項社區規劃,要考慮的事確實有很多,但政府部門的官僚立場,從不是我考慮之列,因為他們實在有太多各自的理由去阻撓民間意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