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July 2013

市府令復建 仍未見動工

金陵台 (相片來源:財訊網)

摘自 24/7/2013 太陽報

被林建岳旗下地產公司違規強拆的金陵台及妙高台為民國特色建築,結合西方現代主義風格,被內地建築學家形容為「熊貓級」民國建築,有如國寶般珍貴。強拆事件曝光後,廣州市政府經調查後認定屬違法拆遷,下令林建岳的公司復建建築群,但昨日所見仍如廢墟,未覺有動工迹象強拆事件引起全國嘩然,廣州市民憤慨,國家文物局也關注,並感「十分痛心」。

建於一九四七年的金陵台及妙高台,屬田字型方形大屋,每間屋有兩層半高,外牆採用棕紅色意大利批盪、新鐵藝藝術、壓花玻璃等裝飾,配合酸枝家具、車庫及水池,極具氣派,是廣州以至內地引進西方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的見證。

金陵台:http://baike.baidu.com/view/10691938.htm?fromTaglist
妙高台(薛覺先故居):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3-07/04/content_816926.htm


Monday 22 July 2013

都市的記憶 (摘自《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

摘自《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

在試圖留下巴黎的都市記憶的嘗試中, 貢獻最為卓著、並且帶給全世界極大影響的是一九六二年當時的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Andre Malraux)所制定的保護歷史街道法案《馬爾羅法》。這個法案最大的創舉, 在於保護的對象不再限於既有單一建築、一級古蹟的文化財產, 更是把保存重建的對象擴及區域內的建築群。馬爾羅同時也是《人的價值》一書的知名作家, 另外還是參加越南民族解放運動的民運人士。或許正因為馬爾羅的人道主義精神,讓建築得以美麗的姿態重現,而且伸手援救快要被破壞殆盡、沒沒無聞,且是最靠近一般人生活的建築群。

到了今天,馬爾羅法完全與都市計劃結合,在法國進行都市開發事業之際,保存、重整歷史要素已經變成理所當然,而政府的努力也間接提高了居民的意識。

安德烈‧馬爾羅(Andre Malraux) (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dr%C3%A9_Malraux

茂蘿街動漫基地正式啟用

摘自 2013/7/18 香港政府新聞網

由茂蘿街綠屋活化而成的動漫基地於7月18日正式啟用。 項目前身為10幢
由1910年代建成的戰前樓宇, 是灣仔區內著名之二級歷史建築──「綠屋」。樓宇原有建築特色,包括各層的露台、舊有的磚牆、部分樓宇的瓦頂等,經過加固和修復後可繼續保留使用。整個動漫基地佔地780平方米,地面有動漫的零售店舖,樓上有收集漫畫書和雜誌的資源圖書館, 亦設有動漫藝術工作室及展覽空間。營運單位香港藝術中心希望透過基地, 為本及海外的動漫藝術家提供一個別出心裁的創意平台,推動本土動漫行業的發展。

動漫基地逢星期二至日開放, 時間為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逢星期一休館。

動漫基地: http://www.comixhomebase.com.hk/#/en//home/


Sunday 21 July 2013

盧健英掌光華文化中心

2013/7/17 am730

台灣的文化部公布,現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李應平下月1日卸任,將接任文化部政務次長,其空缺由資深藝術評論家盧健英(圖)接任。當局指,盧健英長期任職於文化藝術相關領域工作,兼具公部門及民間團體服務經驗,具豐富的文化交流經驗。盧則表示,新職務令她心情忐忑,但會努力將台灣的精彩文化節目介紹到香港。

木球場與高球場

看完這篇, 很難怪在遊行期間有人高舉龍獅旗。我不懂土地規劃, 只知道在清拆基層家庭唯一家園與犠牲有錢人其中一個閒時消遣用的高球場, 正常人都知應如何取捨。

摘自 2013/7/17 am730專欄 [指點天下 - 王永平]

70年代,香港興建地下鐵路,最適合用來興建中環站的建築工盤是木球場所在地。港英政府沒有刻意迴避,立刻與木球會商討,把球場搬至跑馬地今天的地址。工程完成後,政府索性把木球場原地闢為今天的遮打花園,供全港市民享用。

西九聘韓裔任M+策展人

2013/7/16 星島日報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昨宣布,將聘請韓裔策展人鄭道鍊出任西九M+視覺文化博物館總策展人,九月上任,成為M+的第二把手。鄭道鍊具有豐富的國際策展經驗,現時是紐約現代美術館 (MoMA)繪畫雕塑部副策展人。

李小龍事迹徑7月18日揭幕

適逢武打影星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李小龍會及康文署分別舉辦不同活動, 以紀念此國際巨星, 亦讓香港大眾追溯巨星史迹。

李小龍會於上周四(7月18日)展開一系列「李小龍節二○一三」的活動,包括「李小龍事迹徑」起步禮、主題晚會、畫展、經典電影《人海孤鴻》放映會。

而康文署主辦的李小龍專題展覽──「武‧藝‧人生 ─ 李小龍」將由2013年7月20日舉行, 為期五年。

李小龍會: http://www.bruceleeclub.com/
李小龍會(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LeeClub
「武‧藝‧人生 ─ 李小龍」展覽: 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chi/exhibitions/exhibition_details.aspx?exid=209


塌樹毀古廟 古迹辦懶理

摘自 2013/7/15 星島日報

新界西北洪水橋新發展區,在近八百公頃研究範圍內已有十一座獲評級歷史建築和古迹。元朗廈村楊侯宮是研究範圍內兩個法定古迹之一,逾二百年歷史的楊侯宮,於一八一一年改建,為兩進式建築,由庭院分隔,於一九八八年被列為法定古迹。

本年五月廿三日,於楊侯宮背面的一棵古樹倒塌,令楊侯宮部分屋面及側牆損毀。古迹辦事後圍封楊侯宮,貼出告示稱將安排維修工程,在移除塌下樹枝後,古跡辦稱因古迹辦正就古迹受損部分作進一步結構勘察,修繕工程要八月底才展開。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批評古迹辦人手嚴重不足,無力主動巡查,只能被動地靠接收舉報,維修古迹的速度更是緩慢。

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 http://www.hsknda.gov.hk/big5/

城鄉藝術展起紛爭腰斬


現時很多企業均會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CSR)的部門/項目, 旨在協助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賺取利潤的同時, 亦回饋社會或減少對社會或自然環境的損害, 形式不一, 有的會為社會上弱勢社群搞活動, 我相信信和置業的「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是其中之一。不過當CSR容不下社會上的不同聲音, 連最基本的言論自由也抺殺, 似乎有違本意。而在公關處理方面, 除了強行拆畫以外, 若想保護企業立場, 又是否有更「和諧」的處理方法?

摘自 2013/7/15 星島日報

信和置業旗下的屯門市廣場昨日起舉辦名為「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邀請多個新東北鄉村展出城鄉藝術,其中本地漫畫家小克一幅反映城鄉和諧共存的聾貓插畫,按信和新聞稿指「由於部分展品有違展覽主題及原意,且未經大會同意」,於展覽開始前半小時突被信和職員拆下禁展。小克有感不被尊重,怒將個人全部二十幅畫撕下拂袖離去,藝術展結果要腰斬。

社會企業責任(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1%E6%A5%AD%E7%A4%BE%E6%9C%83%E8%B2%AC%E4%BB%BB
信和藝術(Sino Art): http://www.sinoart.com/
小克微博: http://www.weibo.com/siuhak




「香港本土」關注使用地內地譯名及措詞

摘自 2013/7/15 香港電台
 
「香港本土」關注廣播業界使用內地譯名及措詞情況。毛孟靜批評,政府帶頭使用內地用語,擔心使用內地用語成為政治統戰的工具。如果語言全面大陸化,將抹殺香港的文化及歷史。
 
這事讓我回想起2010年廣州市的「撐粵語」行動, 行動源於廣州各市政部門及教育機構開始逐步採用普通話取代廣州話作為主要行政及教學語。

香港本土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first
2010廣州市撐粵語行動: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0%E5%B9%B4%E5%BB%A3%E5%B7%9E%E6%92%90%E7%B2%B5%E8%AA%9E%E8%A1%8C%E5%8B%95

僧侶憂東涌擴展擾清修

摘自2013/7/14 星島日報

東涌新市鎮擴展將於東涌河上游的般若禪寺及鄰近範圍規劃興建高密度住宅, 僧侶擔心在寺廟在公眾諮詢論壇中表示, 擔心於寺廟附近興建高密度住宅,將製造居民與信眾間的矛盾,影響禪修、誦經等,打擾清淨地,促請當局撤回方案。

九巴慶祝八十周年安排仿古巴士行走市面

2013/7/14 now新聞

九巴為慶祝八十周年,安排八輛仿古巴士行走尖沙咀至蘇屋。其中最早期的丹拿A型雙層巴士會在九月展出。

當年是劃時代的巨無霸,但跟現在的巴士比,顯得比較細小。

丹拿A型舊巴士早已完成歷史任務,它最大的特色,是前置的黑色水箱,所以又被稱為「烏咀狗」,陪很多人度過迫巴士的歲月。

車上有售票員,賣票之外,乘客需要上下車,就拉響叮叮,通知司機開車。

九巴將八部新型巴士改頭換面,逐一在車身髹上五十至九十年代各款型號的舊巴士顏色。

在暑假期間,安排仿古巴士行走其中一條歷史最悠久的路線,即尖沙咀碼頭至蘇屋的2號線。

不過仿古巴士裡面,就沒有改動,仍具備冷氣設施,市民未必感受到從前夏日炎炎乘坐熱狗巴的滋味。

Friday 12 July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展諮詢


2013年07月10日 香港政府新聞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今天(7月10日)起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擬備的建議清單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期至11月9日。
 
   康文署於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普查工作小組就700多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地考察,並根據普查的調查結果,和參考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專業意見,擬備了一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清單,共包括477個項目,供當局參考。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亦訂明,各締約國應在社區、群體和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下,確認和確定境內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編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因此,該署現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清單進行公眾諮詢,並會派員出席多個地區組織,包括18區區議會和鄉議局的會議/簡介會,亦會印發單張,和把草擬清單上載到康文署轄下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網站,並提供意見表,方便社區人士對建議清單發表意見,一同參與編製清單的工作。
 
   諮詢結束後,當局會整理收集到的公眾意見,並就此再次徵詢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預計有關諮詢工作明年年初完成,隨後將可公布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市民可經電郵提交意見。查詢可致電2180 8188。




Views sought on intangible heritage



The Leisure &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is consulting the public on the draft invento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ong Kong, from today until November 9.
 
The department commissioned a citywide survey in August 2009 by the South China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sed on ex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 work including more than 700 survey cases, and on the expert advi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dvisory Committee, the survey team has drawn up a draft inventory of 477 items.
 
The department is now engaging the community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epartment will attend meetings and briefings held by district organisations, and has uploaded the draft inventory and comment form onto the Heritage Museum website. Leaflets will also be distributed to facilitate the submission of views.
 
The Government will consult the advisory committee again after public views have been gathered. The first inventory list for Hong Kong is expected to be published by early 2014 after all consultations are complete.
 
People can send their views by email. Call 2180 8188 for enqui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