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1 April 2012

褪了色的清明 認同鮮花代燒冥鏹

為了避免山火, 用鮮花代冥鏹; 為了避免勞累, 用的士代登山; 為了避免立食, 用飲茶代野餐...還有多少傳統, 為了現代的便利, 而被漸漸忘記? 五十年後的拜山, 會變成怎樣? 還會有人抬燒豬上山嗎? 還會有人懂得叠元寶嗎? 還有人記得袓先安放在哪嗎? 還是"網上祭袓"就好了? 那麼, 請先給你的袓先燒部iPad和一個電腦達人。

節錄自2012/4/4 星島日報
時代進步了,傳統的東西也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不過這樣其實不打緊,最重要是有心。從前拜山必選清明節正日,如今前後的日子也會封路,人頭湧湧,老人家實在不適合在這段時間出動,倒不如避一避,過幾天才去未嘗不可。如今政府的安排也比從前妥當,下山時用巴士接載,實在比以前舒服多了。不過,有些人卻不滿足,曾經有後生仔跟我說,為了不走上山的一段路,試過打電話到的士台叫車,可是的士大佬們怕塞車不為所動,結果他竟開價三百大元方有的士大佬心動。真的多走幾步也省得嗎?現代人這樣會省時間和花錢,真不知是進步還是倒退。

節錄自2012/4/4 香港電台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說,自從近年舉辨這項活動後,見到市民心態上的確有轉變,認同以鮮花代替冥鏹也是可行做法。


褪了色的清明
2012/4/4 星島日報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清明節又到,又是拜祭先人的日子。回想小時候,拜山有好多東西要準備,如大發糕、豬腸、雞頭、青菜、韭菜、豆干、木耳等等,叔伯們更會托整隻燒豬上山,又有原隻白切雞,還會帶些酒水,拜過祖先才分豬肉和斬雞,然後就在山頭野餐起來,一家大小樂也融融,令人非常回味。後來,山腳還有人做生意,會賣風車、羽毛扇和肥皂泡,買幾個給細路仔,他們玩到不知幾開心,更說最喜歡拜山,簡直是一年之中的大日子。

  如今拜山好簡單,不少人買斬件包裝好的燒肉、白切雞和糕點上山,一個環保袋已夠載,有的更甚麼都不帶,一束鮮花便成。加上現在不少先人都經火化後安葬在骨灰龕,地方沒土葬的寬敞,整個骨灰龕裏都滿滿是人,因此也不便就地開餐,快快拜完舉家飲茶去。

  時代進步了,傳統的東西也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不過這樣其實不打緊,最重要是有心。從前拜山必選清明節正日,如今前後的日子也會封路,人頭湧湧,老人家實在不適合在這段時間出動,倒不如避一避,過幾天才去未嘗不可。如今政府的安排也比從前妥當,下山時用巴士接載,實在比以前舒服多了。不過,有些人卻不滿足,曾經有後生仔跟我說,為了不走上山的一段路,試過打電話到的士台叫車,可是的士大佬們怕塞車不為所動,結果他竟開價三百大元方有的士大佬心動。真的多走幾步也省得嗎?現代人這樣會省時間和花錢,真不知是進步還是倒退。


長春社:市民心態改變 認同鮮花代燒冥鏹2012/4/4 香港電台

長春社舉辦「清明無山火」活動,在多個地區向掃墓人士派發鮮花,鼓勵他們以鮮花代替冥鏹。

不少市民都表示支持,認為節省金錢之餘,又可更環保。有長者則指,受傳統習俗影響,會繼續燒冥鏹,但會減少數量。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說,自從近年舉辨這項活動後,見到市民心態上的確有轉變,認同以鮮花代替冥鏹也是可行做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