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建築結構複雜,由數以千計竹枝和杉木搭成,卻不用一口釘,72歲的老師傅黎錦棠(中)不用工具量度,只憑雙眼一看,在地上指點工人,就可以準確無誤搭起戲棚。他形容戲棚就像少林寺,「識做戲棚,唔使學都識做地盤同維修」。右為黎的徒孫陳太祥,左是竹棚業新生代張慧安,3人正趕工為大埔天后誕搭戲棚。(余俊亮攝) |
香港是少數竹棚仍可大放異彩的地方, 若我們仍然尊重這門獨有手藝, 說不定他日就是能代表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4/9 明報
【明報專訊】戲棚業新血愈來愈少,老師傅黎錦棠表示,現時新人入行,待遇較半世紀前已好得多。黎錦棠1960年代入行,初時要服侍師父起居飲食,工作做不好時會遭暴力對待。時移世易,49歲的竹棚師傅陳太祥說,現時師父對年輕人像朋友般,多提點少責罵。
72歲的黎錦棠19歲入行,「以前師父好嚴,做不好會將整根竹在棚上擲落來」。他憶述,學師時要3年才能上棚,平日負責洗竹、浸竹、運送建築材料,「一次托80斤竹,那些杉木長13米,好辛苦」;晚上又要服侍師父,買菜煮飯,「等師父食完才能食餸頭餸尾」。
60年代學師3年方上棚
相比黎錦棠的年代,他的徒孫、49歲的陳太祥說師父不甚嚴格,很少罵人。他沒有經歷「3年基本功訓練」,做了幾個月地面工作,便「獲批准」上棚。陳太祥拜師以後,師徒制在香港戲棚業也式微。
現時師父多提點少責罵
31歲的張慧安,14年前自建造業訓練局畢業後就跟隨陳太祥工作。受過正規訓練,他做了3個月便上棚,先獲安排不太危險的工作。在這重視經驗的行業裏,黎錦棠和陳太祥沒擺「師父款」,他們都對張讚不絕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