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May 2012

林鄭月娥:發展局保育文物工作不會煙消雲散

2012/5/30 香港電台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希望,外界支持政府架構重組建議。
她指出,發展局過去幾年為文物保育打下基礎,相信保育政策撥歸新設的文化局,不會令工作煙消雲散,推倒重來。



林鄭不擔心文化保育推倒重來


2012/5/30 星島日報

對於下屆政府會將文物保育工作交由新文化局負責,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認為,文物保育在過去已經打下下良好基礎,將來即使納入新文化局,政策都不會推倒重來,並期望文化局把文物保育工作推上新台階。

林鄭月娥指出,近年透過發展局及各方面工作,已經為香港的文物保育打下良好基礎,例如所有的基建工程都要進行文物影響評估,當局亦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而有關的政府部門,無論是規劃署、地政總署或者是屋宇署,在日常工作中都十分關心文化保育,並樂意配合文化保育政策,所以她不擔心文化局會令文化保育推倒重來。

林鄭月娥又說,今屆任期仍有一個月,手上的兩個燙手山芋項目,包括舊政府總部重建及何東花園的保育,不希望交給下任局長處理。

至於被問及候任特首梁振英會否積極考慮問責官員凍薪,林鄭月娥拒絕作出評論。

「需求主導」重建項目次輪申請

2012/5/30 星島日報


市建局將由本星期五開始至今年8月31日,接受第二輪「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先導計劃)的申請。

市建局行政總監羅義坤今日宣布有關項目時表示,業主對第一輪「需求主導」重建模式反應踴躍,市建局在申請期間共收到二十五個申請。三個被挑選而獲批准的重建項目已納入今年周年業務計劃,並已經開展。市建局將積極在適當時候啟動第二輪「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從而惠及更多舊區居民,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這亦有助加快香港市區更新的步伐。

Tuesday, 29 May 2012

保护非遗 关注一线传承人

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悲哀...傳統工藝沒有市場,年輕人為了麵包捨棄傳統,在生活迫人的情況下,實在是無可口非。但政府是否可著力資助傳承人及其弟子,同時亦製造市場氣氛再次令大眾(並非只限遊客)欣賞傳統工藝, 從而令傳統工藝重生...


節錄自杭州日報



保护非遗传统工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真正在第一线的传承人。“杭州的非遗项目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但在保护上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开展。比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像杭扇王星记中的当家产品‘三星牌’黑纸扇,现在没人能做了;张小泉剪刀中的嵌钢工艺,如今还有谁会做?”说到当今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现状,老先生语气里透着遗憾和忧虑。

“现在学非遗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说到底还是个待遇问题,非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好,生存很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一线的技艺人,非常辛苦,工资却不高。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很简陋,像利民服装厂房是租来的,厂房又小又偏僻。这些都需要政府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杨光宇表示,待遇问题是年轻人就业远离非遗项目的原因。


现在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杭州评弹,会唱的老一辈大师已经寥寥无几,而传承人几乎没有了。他们的徒弟或者后代也许学过评弹,但现在基本都改行了。因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饭碗




元氣堂:老頑童歐陽乃霑 筆畫一生

相片來源: 蘋果日報


2012/5/29 蘋果日報

歐陽乃霑依然記得自己四歲時的畫面:他爬在鄉下會堂,拿着剝落的顏色磚頭通地畫。「畫到周圍花晒,犀利過今日的塗鴉!」老人咧嘴大笑,像個小孩。霑叔一生只愛字畫,不管西畫國畫,手法信手拈來,據為己用,他堅持的,是寫生──觀察、記錄,「我像半個記者。」這把藝術之火,從四歲一燒,燒了七十多年。

記者:何兆彬
攝影:周旭文



自學途徑

「剛出來做事,家裏替我安排過在雜貨舖做夥計,但我死都唔去,哈哈。但都要解決生活嘛,結果就投稿到報紙,又寫其他東西,其實沒甚麼收入,但總算有點零用錢,後來找到在出版社當美編的工作,才認真的去學畫。」霑叔性格爽直,他坦言當年那有甚麼當畫家的念頭,「當美編,我又沒學過設計,其實我的工作只是抄書之嘛!人家原版好靚,我又做番咁上下出來。」當美術編輯,設計封面、畫插圖、版樣,當時一日做兩份工,晚間又畫東西投稿去報紙雜誌,「最初稿費$2,夠解決一餐飯㗎喇!後生時甚麼都做,又畫過四格漫畫,共畫了九年,又畫過小說插圖。」在商業社會中既要生存,又要練畫,一個畫家就是這樣煉成的,「古畫談皴法,《芥子園》拿古畫做臨本,我看畢覺得唔夠喉,甚麼是折帶皴?甚麼是披麻皴?不如把這問題,帶到沙灘去。」
這個宅男,不愛兜圈,每遇問題就乾脆把問題帶去實踐,「西畫要畫石膏像,當年我住灣仔堅拿道西,都好多石膏像畀我畫,行到墳場就係啦!我考試都在墳場溫書的,最安靜,係蚊多!」他說,半世人都在自己問問題,自己找答案。「後來學字,也是自學,好彩我在出版社工作,70年代有一段時期我在《書譜》雜誌工作,看了好多字帖,又開始寫起字來。我就是這樣開始寫字,但也沒有老師,書法的朋友倒是很多。」看他掛在牆上的字,看了半天都認不出來,他笑說:「我叫它乃霑體。」

畫家如小販

一代宅男,或稱作「繪畫御宅族」,寫畫一寫七十多年,其實寫生、風景畫是一種世人快忘記的 old art,他也知道,「家啲人作畫,要轉幾個彎來講嘢嘛。我這種帶紀錄式的,不純然是抄寫,其中有取捨。有些人看到說:唓,畫畫係照抄啫,那要看你抄乜。」陶傑年輕時曾跟霑叔學畫,說深受其影響,「我記得他,佢好叻仔,當年中學畢業去了英國讀書,在那邊很勤畫速寫,後來他說受我影響,佢講啫,哈哈哈!」
「我都唔知點解自己咁鍾意畫。」問霑叔為何愛寫生,他說自己畫了半生,也搞不懂。甫進他畫室內,只見到堆積如山的書畫,一個老人沉迷其中,自顧自的畫呀畫,不寫畫,就裱畫。老人說:「總之定個目標畀自己。」看到他,只想到一個「癡」字。他也許是香港第
霑叔也知道,寫生在香港不受歡迎,「舊區的人不會理你,就算我畫那些檔口老闆,都任由我畫。有次我畫尖沙嘴水警總部,海港城的保安諸多阻撓,當我係小販、乞錢,我一聽就撞火!結果他都畀我畫完,但派個看更一直瞪着我。」他說這種事,遇得多了,就會懂得些招數去應付。記者說他是老頑童,他笑意中露出一絲狡詐。遇上畫家,途人也不懂禮儀,「在外國寫生就不會啦,他們會先問你:『我能不能在旁邊看?』有教養的人都會這樣,但香港有些阿叔,直站在我面前,我話:『阿叔,你隻腳唔好畫㗎喎!佢都唔醒水。』」談寫生風氣,「以前好多人會寫生,風氣比較好,古老啲囉。香港係國際學校至會帶小朋友去寫生。外國的話,日本會好少少。」會否感到畫家在香港地位不受尊重?霑叔自嘲:「同小販差唔多,但好過乞兒!」



寫生天天行

98年,一日一幅,連載了五年。」由於在深水埗出發,常畫這區,「天天在這邊出發,行附近界限街、白楊街,也會到長沙灣、荔枝角、美孚、荃灣、青衣。」霑叔身材高大,精神爽利,但他最愛的寫生,近兩年畫少了,「我行足五年,行到隻腳出問題,有時會馬失前蹄,無力,關節磨損了,畢竟年紀大啦。從前我盡量唔搭車,有目的去一個地方,但沒有特定地點,啱嘅就坐低畫。」他畫盡全港,「工具好簡單,一個背囊,一張凳,幾支筆、一壺水,去得遠就帶埋乾糧,乜地方都畫到。」
歐陽乃霑年屆八十,他的畫室設於太子近深水埗。畫室寂靜的環境中,只有他裱畫時刀劃過的沙沙聲。霑叔半生,只愛書畫,他剛推出新書《一筆一畫一生》,書中共四百多張作品,本為他在90年代於《大公報》連載的專欄,以文配圖,文字由金依(張初)執筆,「93至
這令我想起黑澤明的電影:劍客拾起樹枝,隨手往空中一拋,看掉在地上,指那邊就走邊,「故事有好多,試過在大窩口的山區迷路,東南西北都認不到,亂行,竟然又見到地鐵站。最怕落雨,試過雷電打在十呎前,剎那間一遍白色,閃電過後好大煙,甚麼都看不見,回魂過來才識驚。」翻開畫集,話匣子就停不下來了,「你看這幅,我畫於雀仔街上,既有街雀,又有籠中雀;這幅呢,我畫榕樹下有一個個神像,有些神像在廟中,待遇較好,有些在街邊樹下,我叫它們做『高級公務員退休俱樂部』,哈哈!」



本地畫不賣

1965年之前那段日子,霑叔結婚不久,住土瓜灣,在中環上班,但同時寫畫寫得最發燒,「朝早九點半返工,但我七點半已到了香港,畫兩幅畫先返工;收了工,又先畫兩幅才返屋企。」太太沒有詐型?「她也喜歡文藝呀!我們同在出版社工作,我返到家中,也會幫忙湊仔,等仔睡了,先再畫囉。」近日霑叔清理家中雜物,在封存多年的紙盒中,找到「高燒期」的畫,其中景物全變了,顏料也有點泛黃,但一種純真的文藝氣質躍然紙上,「我想了個新計劃,把當年畫的,配上今天畫的,新舊兩張對照一下。」八十歲他依然不會停下來。
「在香港要堅持畫畫,好難,係我咁戇居啫!」不過霑叔說自己也停過:「60尾至70年代初,停過幾年,當時兒子最食得,又因為六七暴動,我被老闆調配到工聯會,替工人畫會史。」他說的停,只是沒有寫生,當其時他工作要畫,夜晚投稿做兼職也畫。「我在工聯會畫工會歷史,都學到嘢的,那時候正職薪水好少,但兼職我替教科書畫插圖,收入時好時差,有時無,有時一個月搵二千,當年我正職月入不過二百元。」
做到近五十歲,退休了,就在學校教書,正式當上全職畫家。香港畫家其實不靠賣畫,即使他是本地著名畫家、即使2008年香港政府頒授他榮譽勳章,也不能靠寫畫為生,「在香港,沒有人買畫的。」霑叔平淡的說。雖然近日的 Art HK在全球藝術展中,位列前茅,買畫的人也不少,只是不買本地畫。「有些畫家,就收幾個學生來養活自己。」寫生這門「古老藝術」要消失了嗎?「不,我還有幾個學生,有些只想畫吓畫,但有些畫得好狂熱,而且畫得不錯!」






巡迴展帶市民發現古蹟





「古蹟大發現」: http://www.heritage.gov.hk/tc/whatsnew/events_29.htm

2012/5/29 明報


【明報專訊】發展局下月起將一連5個月舉辨「古蹟大發現」巡迴展覽,向公眾介紹本港具歷史意義的地標和文物建築。今年其中一個展覽主題是「碗窰」,介紹16世紀開始出產青花瓷器的大埔碗窰村古窰,參加者除了可觀賞古窰遺蹟,亦可藉展覽了解本港殖民地時期文化,相關展品將會在區內商場、文物探知館等地展出,供市民免費欣賞。
介紹16世紀大埔碗窰村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由下月起至10月期間,將於各區文娛中心、大型商場及機場舉行「古蹟大發現」巡迴展覽。今年的展覽主題分為3個,分別介紹荷李活道歷史建築群、大埔碗窰村古窰遺蹟,以及名為「古蹟串串貢」的各區古蹟賞析,由名插畫家Chocolate Rain推介的6條特色遊蹤路線,足迹將遍佈中環、灣仔、油麻地及尖沙嘴。
發展局發言人指出,香港雖為金融中心及購物天堂,但其實文化遺產亦十分豐富,是次展覽是市民及遊客的另類之選。
關於展覽的詳情,請瀏覽發展局文物保育網站:http://www.heritage.gov.hk。

文化局並無土地規劃權 職能受質疑

2012/5/29 香港電台


候任行政長官提出的政府架構重組,再無發展局,將房屋與規劃地政科合併,改組為房屋規劃及地政局。
原本屬發展局的文物保育政策,撥歸新增的文化局。
有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認為,由無土地規劃權的文化局,掌管文物保育政策,是大倒退。
有城市設計師更形容,過去5年保育工作,只是曇花一現。

Monday, 28 May 2012

菠蘿包賣1.5元 老店心繫街坊 怕領匯加租淘汰 「做到就做下去」

相片來源: 明報


2012/5/19 明報


【明報專訊】領匯主宰屋邨商場走向連鎖店化,傳統小店逐漸褪色,屹立不倒要靠堅持。開業半個世紀位於沙田瀝源邨的「漢和麵飽西餅」,沒有華麗裝潢,非在人流旺處,數十年來默守毫不起眼的公屋地舖,縱使租金年年增加,良心店東也沒有離棄街坊,繼續以廉價1.5元出售菠蘿包。女少東坦言:「我們是回饋街坊,算不上回饋社會那麼偉大,只要可以繼續經營,都會做下去。」
「今日哪款麵包特價?」一個又一個街坊走到漢和傳統麵包櫃前,看每天一款的特選麵包,菠蘿包、甜餐包或雞尾包每個以1.5元廉價出售。而縱使在非優惠日,這些麵包都是2元一個、5.5元3個,其他有餡麵包則3元一個、10元4個,難怪光顧的食客都捧着一袋袋包離去。雖不至於大排長龍,但以位處內街轉角人流不多的傳統屋邨地舖來說,熟客絡繹不絕光顧,足見數十年建立的口碑。
沙田開業50年
開業50年的「漢和麵飽西餅」由店東黃氏一家打理,一代傳一代。店東女兒黃小姐表示,漢和於1960年代開業,當時在沙田城門河畔的軍用機場附近設舖,直至1975年瀝源邨入伙才遷至現址,30多年來與邨內街坊成長,一直都以廉而美的麵包作為賣點,兩年多前就推出「每日特選」。
老人家執完紙皮 買兩個回家
「4、5年前還可以賣0.5元一個菠蘿包,現在通脹令人工食材成本增加,所以加了價賣1.5元。」即使如此,1.5元麵包也真的在現今香港買少見少。作風低調、不願上鏡的黃小姐說算不上是回饋社會般偉大,「這些舊屋邨人口老化,未必人人消費得起,真的有老人家執完紙皮,買兩個菠蘿包回家吃,我們做到就做吧!」
嘆材料漲價經營難
麵包店師傅黃先生透露,要做廉價麵包也有竅門,「沒有在包中加入膨脹劑及添加劑等,在店內工場由人手搓麵粉,所以麵包不可以『隔夜』。」為保麵包質量,基本食材也不可缺,「不過早前朝鮮向韓國開火,令到從韓國來的砂糖漲價,以往100多元一包加到200元,食材貴令我們都很難經營。」
「每個包賺1至2毫」
每天一款1.5元麵包,黃小姐坦言人工及食材已佔整體成本,還未計舖租及膠袋等雜費,故要靠拉上補下,日賣1000個麵包才可賺取微利,「基本上每個包只賺1至2毫。」
一如其他屋邨商場,漢和的舖位數年前由領匯接管,租金增逾倍至2萬多元。黃小姐坦言,對於繼續加租感憂慮,擔心老店遲早會被淘汰,「我們沒有旺區的人流,但要加至旺區租金,將物業變成合理市值,似乎違背了公屋的原則。」無論如何,黃小姐稱會繼續與家人緊守崗位,「只要市場有興趣,我們都會繼續做廉價路線」。
明報記者 陳家俊

馬傑偉﹕六四七一 本土認同的關鍵事件

2012/5/28 明報

【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23周年、七一遊行9周年。過去分析六四七一的文章汗牛充棟。印象中,我在本欄也寫過幾篇。六四20周年期間,有關書籍湧現。資深新聞工作者陳潤芝的《六四20》還得了獎。然而,關於六四七一的學術著作不多。李立峯、陳韜文兩位,多年追蹤研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跟進焦點小組訪談,輔以各種媒體分析,去年出版《Media,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Mass Protests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Routledge, 2011),是第一本面向國際的七一研究,詳論這個本土事件的特殊性與普遍性。他倆亦於去年發表論文〈香港不能忘記六四之謎〉,並進一步開展六四集體記憶的研究,更詳盡的專書指日可待。我作為本土研究的超級粉絲,喜見兩位超越普及評論,耐心調研,不單有助港人深思,亦提供海外學者對照。

思考港人集體行為的因由

六四與七一,是香港罕有大事。在中國內地,政府機器奮力清洗集體記憶,當年六四巨浪,幾乎被新一代遺忘,而在台灣、澳門、美加,每年紀念活動亦只是零星落索。唯獨香港,維園集會持之以恆,1990年代集會人數下降後回穩,近年再大幅上升,更加入年輕一代,成功「移植」集體記憶,讓當年沒有親身經歷事件的90後,重新發現驚天動地的六四屠城,究竟是怎樣的歷史大事。陳李兩位,就是要思考港人這個集體行為的因由。

六四之後是七一,2003年數十萬人上街,及後每年七一,均有數萬人接續爭取民主改革,按二人的調查,市民訴求雖多元,但總體上是要求普選,期望香港早日實現民主政制。港人也許身在山中不見山,六四七一如此長年累月的大型活動,社會破壞性低,信念堅強,連年相傳,成為香港認同的核心事件,可說是世界罕見。我簡述一下兩位學者朋友研究所得,也許有助參與六四七一市民,進一步了解這兩個互相呼應的社會行動。

「關鍵事件」概念

貫通六四七一,陳李借用學者Suzanne Staggenborg「關鍵事件」概念作出分析。什麼是「關鍵事件」?——社會事件戲劇性爆發,突然改變了公眾與精英對社會現實的詮釋。關鍵不單是重要,重大事件不一定都化作關鍵事件,它必須在短時間內打破定見,令公眾對社情有新的感悟,才算得上關鍵事件。六四的關鍵突破,在於殖民香港本是疏離國族,港人赫然驚覺與中國同胞(尤其是示威學生們)血脈相連,對專權不義的鎮壓行為深惡痛絕,此一負面看法歷久不散,直到今天還是港人對中央政權的難解心結。而七一作為關鍵突破,在於不民主制度下的港人,深感無奈,卻突然在幾十萬人的壯大行動之中,重拾「人民力量」的期望。到今天,香港人深刻體會官商勾結、地產霸權、中央操控、民主維艱等重重憂慮,但認命之餘,2003年7月1日的遊行,卻隱然透露人民力量或有改變困局的可能。而事實上2003七一之後,中方縱不情願,亦不能不默許六四七一為香港自由的「裝飾」,甚至承認民意中有政治、政治不得不顧民意,近年更主動爭奪民意。因此,從學理視之,1989年六四、2003年七一,兩件均為改變現實理解的關鍵母體,化作集體記憶,成為難以磨滅的烙印。

李陳兩位的另一個歸納,是兩次關鍵事件之後,成功轉為每年仲夏的慣性周年活動,令運動得以更新發展。(原為ritualistic protests,可譯作禮儀式示威。「禮儀」為人類學概念,指向重複運作的行為,以保育某種集體信念與價值。)兩次關鍵事件,其深入民心、其記憶之深刻,令後來的慣性活動生生不息。什麼因素令慣性得以延續呢?兩位學者指出5項因素﹕

慣性得以延續的5項因素

1. 改變維艱、路途仍遠。平反六四阻力重重,七一普選訴求仍是可望不可即。如此困惑,激發年年堅持。禮儀式周年集會,不單是回憶過去,也是爭取不一樣的未來。

2. 香港特區以至中央政府,雖然不願見六四維園的萬點燭光,亦不願見回歸大好日子萬人示威贈興,但仍不想撕破一國兩制的衣冠,容許六四七一的表達自由

3. 支聯會與民陣,持續修橋駁路,令周年活動有個平台。當然,兩位學者強調,主辦單位只屬組織性質,每年人流不絕,主要是市民的自我動員(self-mobilization)以及政治上互相扶持的社會網絡(politically supportive social network)。他們發現,參與示威者,其家庭與朋儕均有相近的政治取態,有助支持參加者持續參與。

4. 多年下來,兩個活動均有忠實擁躉。調查及焦點訪談中,這些忠實參與者,六四均是他們生活故事中不可磨滅的深刻經歷。這些基本hard core成員,成為每年活動的支柱

5. 而這批死硬派,多年來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價值觀,一方面防止當局找到鎮壓的藉口,另一方面孕育出一種港式的溫文抗爭秩序,可說是全世界社會行動最溫文者,亦成了港式示威的獨特標記。

民主運動的路線之爭

兩人的論述,數據未包括最新發展。社民連、人民力量近來的進取路線,在書中後記略有提及。也許香港民主運動的路線之爭,已出現新的臨界關頭。其一是,保持港式溫文,周年重複六四七一的禮儀,保住記憶、穩守價值、累積認同,時機一到,或可破局立新。其二是,放棄「卡拉OK」式社會行動,不甘於溫文的周而復始,作出較有推逼力的行動,比如佔領馬路樞紐、公民抗命、入冊明志,以喚起醒覺,圖把「儀式」示威,催化新一輪的關鍵改變。今年仲夏,六四七一,泛民分裂,新政出台,西環進一步介入特區,六四精神領袖司徒華先生已逝,泛民議員垂垂老矣,新世代精兵蓄勢待發,民主路線,走到十字街頭。

愚見以為,六四宜溫文,正直良心為準。七一不妨百家爭鳴,「溫文」與「進取」路線,作實驗性的辯證相容。陳李以符號學觀之,六四「文本」較封閉,難作自由詮釋。當權者屠殺平民百姓,是非清楚。已故馬力先生指坦克輪帶下的肉醬不一定是人,曾蔭權指中國富強、香港受惠、六四不消提,偏紅大學生指六四鎮壓換來中國盛世是英明決定,凡此種種偷換是非公義之說,均被輿論強力批判。香港資訊開放,六四難有另類詮釋。六四晚會堅守記憶,讓青年人、內地人參與,靜待平反的一天,已是功德無量,不宜走激進路線。對比而言,七一較開放,在民主普選的母題下,訴求多樣,不同社群有不同詮釋。是否單以溫文「儀式」表表態就作交代?還是有更進取更創意的爭取?溫文與進取,是否可以互不攻訐、兼容並進?

金像新導演港產鄉土情 蠔涌作《大藍湖》背景 盼喚保育意識

2012/5/25 明報


【明報專訊】老家是每個人倦鳥知返的地方,憑電影《大藍湖》勇奪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曾翠珊,2005年完成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碩士課程後,多次以寫實角度,把500年歷史的老家西貢蠔涌,透過光影表達對蠔涌村的面貌變遷及鄉土情懷。她說,年輕人愛拍短片發聲,但拍電影要專注創作主題,希望她的作品可留住老家回憶,令人關注文化保育。
作品屬紀錄寫實 香港少見
自小對音響和混音有濃厚興趣的曾翠珊,2001年於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畢業,然後到城大深造創意媒體碩士,05年畢業後走入電影圈。曾的作品多屬紀錄寫實,她的導師城大教授黎肖嫻讚揚其紀錄寫實拍攝方式,在香港很少有,坦言「數十年只有一兩部」,指其作品可成為其他媒體創作人的參考。
靈感來自成長環境
33歲的曾翠珊,無論是早年作品《寂寞星球》,到近年得獎作品《大藍湖》,故事背景總離不開她的老家、有500年歷史的西貢蠔涌村。她在蠔涌生活了30多年,直言:「很多作品的靈感都是來自我的成長環境、身邊事物,因為我喜歡這個地方,所以希望透過電影把所愛的地方呈現觀眾面前。」
自小在蠔涌長大的曾翠珊,形容蠔涌是一個「大遊樂場」,小時常常周圍捉魚、掘番薯、喝花蜜和吃野生莓。她又把10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寫入《大藍湖》劇本,「太平清醮不止是一個節日,而是一個回家、團圓的故事」。
籲年輕人關注身邊事物
不過,曾翠珊慨嘆蠔涌的河流因近年工程而有了很大改變,僅上游仍保留原有生態。她坦言:「有難過,但都沒辦法,要自己調節心態。當然我希望政府可以做到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她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令人關注本地保育。
曾翠珊的電影路獲家人支持,不用為餬口而四處奔波,亦可選擇接拍自己想做的題材。得獎之後,她不擔心會在商業社會中迷失方向,未來會接拍大製作,也會接拍獨立短片。她又指年輕一代很容易可以拍攝一套短片,「但大多都是專注力不足」,她寄語新一代要關注身邊事物,用心做好創作。
明報實習記者 李芷君

豐子愷三百畫作首展香江

2012/5/25 星島日報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國近代著名藝術家豐子愷首個大型藝術展正式展開,展覽將包括逾三百幅不同時期的漫畫作品,當中大部分作品一直由豐子愷的孫子保管着,未曾在港展出過。「我一直把爺爺的畫保管 ,當年文化大革命時,我爸爸把爺爺的畫埋在地下,後來有紅衞兵趕到,爸爸當時要『跳』出來保護它們,作品才能保存至今!」
  豐子愷,不但是一個畫家、散文家、文學家、音樂家、美術家,更是一個美學教育家。香港藝術館虛白齋館館長司徒元傑表示,豐子愷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教育味道,與其他畫家並不一樣,但他的作品亦一直存在爭議性,「一些傳統的文人畫家如張大千等人,不認為他是一個文人畫家,覺得他是一個漫畫家,但畫『三毛』的張樂平,卻又不認為他是漫畫家,所以豐子愷一直站在兩者中間……大家亦一直很少見到他的大型展覽。」
  豐羽:藝術生活化
  他解釋,由於豐子愷在一九四九年後不再受到內地重視,甚至受到批判,其作品亦一度沉寂下來;但香港一直有一班「豐迷」在收藏及研究他的作品,當中包括小思、蔡瀾及祁文傑等人。他表示,是次展覽的部分作品由「豐迷」們提供,而更大部分的作品則由豐子愷的家族從上海帶到香港,「原本我們只打算舉辦一個小型展覽,後來卻得知原來豐子愷留了一批畫給他的兒子,兒子再留了給孫子,不是太多人看過的,非常精采!」
  豐子愷逝世時,其孫子豐羽只有六歲大,對爺爺的印象不深,「但當我長大後,便一直從他的畫作中去認識他,他的(作品)素材都來自生活當中,我會形容他為『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愛女畫像印上名片
  現已八十多歲的豐子吟,則是父親筆下的小主角之一,她回憶起小時候幫父親磨墨及拉宣紙的情況,笑言小時候很怕父親,「我最喜歡他寫的字,覺得他寫得很好,現在我也在練寫他的字。」她一邊說,一邊慢慢地從袋中取出幾張卡片,向記者們展示卡片後的畫作,「他不常畫我的,大約只有兩至三次,我把其中一個畫像印了在卡片上。」
  「有情世界──豐子愷的藝術」分為「人間情味」及「護生護心」兩大部分,前者將展出豐氏家族及本地藏家提供的二百多幅代表作,題材廣泛兼屬不同時期,主題為「童心」、「家庭樂」及「古詩新畫」等;後者則展出浙江省博物館珍藏的《護生畫集》其中一百頁作品。

李卓人盼籌500萬 永設紀念館

2012/5/27 明報


【明報專訊】支聯會早於司徒華年代已計劃設立「六四紀念館」,但一直未付諸實行。為配合今年六四主題——「毋忘六四傳真相」,支聯會初試牛刀,以1萬元的月租向社區組織協會租用汝州街的單位作臨時紀念館。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說,展館反應熱烈,未來將全力籌款,為在港成立全球首個六四永久紀念館鋪路。
反應熱烈 選址效果驚喜
李卓人稱,當初決定成立六四紀念館有兩個目的,一是希望讓每年訪港的內地旅客有機會了解六四事件,二是向學生提供正確的國民教育,「做一個反洗腦的基地」。他說,選址深水埗的效果較他預料中好,「之前沒有想過,原來這兒有這麼多新移民,對他們了解六四幫助好大,發現原來不一定在旺角和銅鑼灣辦活動」。
紀念館面積只有約1000呎,李卓人希望,未來能租用至少大一倍地方,增加更多關於當代中國維權運動的資料,如艾未未及陳光誠等事件。他透露,支聯會未來將集中火力為設立永久紀念館籌款,盼能籌到500萬元的開館費,支聯會將於燭光晚會呼籲市民捐款。


紀念六四遊行 90後學生冀承傳歷史



2012/5/28 香港電台

支聯會發起悼念六四遊行,大會表示有2100人參加,警方說高峰時有1300人。
參加者包括內地傳媒人及遊客,亦有不少「90後」學生,他們說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事件,但從多個渠道知道事件經過,認為自己有責任將歷史承傳下去。

港大本部樓暫保教學用途

歴史建築的原來用途也是CDEs的一部份,在復修活用時,也是考慮的一部份。而香港大學所做的諮詢工作,是community engagement的體現,希望港大會認真處理學生及教職員的建議,而不用只當諮詢是PR的一環。


節錄自2012/5/27 明報


本部大樓是港大百年前創校興建的建築物,多年來一直由文學院使用。配合大學4年制新增近3000名學生的需要,文學院將於7月撤離,新學年遷往百周年校園,意味大樓將人去樓空。早前消息有指出,港大計劃將大樓改作校長、教務處或其他行政部門的辦公室,並設校史展覽館等,令師生、校友擔心大樓失去教學用途。



港大發言人則指出,大學將會開展第二階段的諮詢工作,於7月起舉辦兩場設計諮詢工作坊,收集學生、教職員及校友的意見,並不設時限。發言人表示,目前大樓實有25%空間用作課室、50%作辦公室,內部的陸佑堂是大學辦開學禮、接待外賓的場地,大樓未來用途仍會循學生、教職員、校友、行政及公眾等5個相關方面發展。

不過,發言人續說,由於大樓為百年歷史建築,在訂定新發展用途的方案後,仍需時修葺,預料最快也要2至3年,大樓的新設施才可落實及啟用。

Wednesday, 23 May 2012

UNESCO monitors damage to heritage in northern Italy following powerful earthquake

2012/5/23 UNESCO




The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Irina Bokova, today extended her condolences to the inhabitants of northern Italy for the loss of human life and suffering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that shook the region on May 20.
The Director-General also said that UNESCO is sending a mission to assess damage to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other cultural heritage in northern Italy.

“While initial reports from the Italian authorities indicate that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Ferrara, as well as Mantua and Sabbioneta, have not sustained severe damage, UNESCO will continue to monitor the situation. UNESCO stands ready to work with the Italian authorities to ensure that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these sites is preserved,” she stated.

Ferrara, City of the Renaissance, and its Po Delta wa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1995 a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a planned Renaissance city, which has retained its urban fabric virtually intact. The Po Delta presents an outstanding planne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retains its original form to a remarkable extent.

There has also been concern for the World Heritage property of Mantua and Sabbioneta, inscribed in 2008. Both cities offer exceptional testimonies of the architectural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at culture.

Early media reports of damage to the region's World Heritage sites at this stage appear to have been overstated. Nevertheless, there is concer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many other important buildings, including churches and palaces, which bear testimony to the rich cultural and artistic heritage of Italy. These sites may not feature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but their value to communities, art lovers and scholars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畫家歐陽乃霑出書 心繫香江


2012/5/22 明報

【明報專訊】校記姓名:馮蓉
編號:212079
學校:救恩書院(中五)
香港知名畫家及藝術教育工作者歐陽乃霑(右)於5月上旬推出最新作品選集《一筆一畫一生》,此書收錄了超過400幅以香港為主題的畫作,有水墨、水彩畫等,並加插多篇他與兒子歐陽應霽(左)的對話散文,抒發兩代人對香港的情懷。
歐陽乃霑與歐陽應霽於5月5日一同出席由天地圖書舉辦的新書發布暨分享會,歐陽乃霑表示,每星期都有一日與家人相處,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陪伴家人。父子倆談及當年往事,不禁相視而笑,默契十足,感情盡在不言中。
■評語
照片拍得不錯,善用廣角鏡,既把人物全收於畫面內,亦捕捉到最動人時刻,令畫面呈現出歐陽乃霑與歐陽應霽之間的父子情誼。但原文圖說卻相當空泛,未有詳細交代新書發布會的資料背景,也沒有清楚道出相中人的身分。
編輯部

許曉暉任局長 文化界有支持者


2012/5/22 星島日報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外界盛傳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將出任文化局「開荒局長」,文化界意見分歧。協助候任特首梁振英撰寫政綱的文化人榮念曾及劉小康對許曉暉有保留,認為黃英琦較合適;但有粵劇界人士認為,許非文化人出身,日後處理文化事務更不偏不倚。梁振英指,中央任命的各司局長人選均會合適。
  梁振英昨日表示,文化局除制訂資助政策外,還要為業界尋找演出場地,支持本港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繼續發展。他不評論個別人選,強調由中央任命的各個司局長人選都會合適。
  曾為梁振英撰寫文化政綱的當代文化中心主席榮念曾,以及香港設計中心副主席劉小康都對許曉暉都有保留。榮念曾指曾為熱門人選的黃英琦,以及平機會主席林煥光「都幾好」,又擔心會「找錯人做錯嘢」,「做錯了,要好多年才可以再起來」。
  胡恩威:許是「門外漢」
  劉小康則指,黃英琦熱愛文化,對文化政策有深入了解,過往十多年投身於創意教育及創意產業,亦有良好國際網絡,「本港文化發展已落後於區內很多,如要再等新人開習,要等幾耐?」
  文化評論員胡恩威指,許曉暉在學歷及經驗上都是「門外漢」,認為黃英琦及人大代表馬逢國更為適合。他更說:「如她(黃英琦)落選,梁振英要交代原因,當中是否涉及政治或其他問題」。電影監製黃百鳴表亦認為局長具備文化背景當然更好。
  羅家英蓋鳴暉挺許
  曾協助梁振英構思政綱的馬逢國強調,他比較有興趣投身立法會,他直言與許曉暉接觸不多,但認為許出任副局長五年,應熟識相關政策,「有心及出力,與業界有互信才是最重要」。
  粵劇紅伶羅家英認為,許曉暉無文化背景,日後處理文化事務會更不偏不倚,有助打破業界與政府之間的隔閡。粵劇名伶蓋鳴暉亦指,即使局長未具文化背景,亦無不妥,「上任後自然會有推動力,循序漸進學會處理文化事務,如同當上廚師就會學煮餸」。記者 羅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