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23周年、七一遊行9周年。過去分析六四七一的文章汗牛充棟。印象中,我在本欄也寫過幾篇。六四20周年期間,有關書籍湧現。資深新聞工作者陳潤芝的《六四20》還得了獎。然而,關於六四七一的學術著作不多。李立峯、陳韜文兩位,多年追蹤研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跟進焦點小組訪談,輔以各種媒體分析,去年出版《Media,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Mass Protests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Routledge, 2011),是第一本面向國際的七一研究,詳論這個本土事件的特殊性與普遍性。他倆亦於去年發表論文〈香港不能忘記六四之謎〉,並進一步開展六四集體記憶的研究,更詳盡的專書指日可待。我作為本土研究的超級粉絲,喜見兩位超越普及評論,耐心調研,不單有助港人深思,亦提供海外學者對照。
思考港人集體行為的因由
六四與七一,是香港罕有大事。在中國內地,政府機器奮力清洗集體記憶,當年六四巨浪,幾乎被新一代遺忘,而在台灣、澳門、美加,每年紀念活動亦只是零星落索。唯獨香港,維園集會持之以恆,1990年代集會人數下降後回穩,近年再大幅上升,更加入年輕一代,成功「移植」集體記憶,讓當年沒有親身經歷事件的90後,重新發現驚天動地的六四屠城,究竟是怎樣的歷史大事。陳李兩位,就是要思考港人這個集體行為的因由。
六四之後是七一,2003年數十萬人上街,及後每年七一,均有數萬人接續爭取民主改革,按二人的調查,市民訴求雖多元,但總體上是要求普選,期望香港早日實現民主政制。港人也許身在山中不見山,六四七一如此長年累月的大型活動,社會破壞性低,信念堅強,連年相傳,成為香港認同的核心事件,可說是世界罕見。我簡述一下兩位學者朋友研究所得,也許有助參與六四七一市民,進一步了解這兩個互相呼應的社會行動。
「關鍵事件」概念
貫通六四七一,陳李借用學者Suzanne Staggenborg「關鍵事件」概念作出分析。什麼是「關鍵事件」?——社會事件戲劇性爆發,突然改變了公眾與精英對社會現實的詮釋。關鍵不單是重要,重大事件不一定都化作關鍵事件,它必須在短時間內打破定見,令公眾對社情有新的感悟,才算得上關鍵事件。六四的關鍵突破,在於殖民香港本是疏離國族,港人赫然驚覺與中國同胞(尤其是示威學生們)血脈相連,對專權不義的鎮壓行為深惡痛絕,此一負面看法歷久不散,直到今天還是港人對中央政權的難解心結。而七一作為關鍵突破,在於不民主制度下的港人,深感無奈,卻突然在幾十萬人的壯大行動之中,重拾「人民力量」的期望。到今天,香港人深刻體會官商勾結、地產霸權、中央操控、民主維艱等重重憂慮,但認命之餘,2003年7月1日的遊行,卻隱然透露人民力量或有改變困局的可能。而事實上2003七一之後,中方縱不情願,亦不能不默許六四七一為香港自由的「裝飾」,甚至承認民意中有政治、政治不得不顧民意,近年更主動爭奪民意。因此,從學理視之,1989年六四、2003年七一,兩件均為改變現實理解的關鍵母體,化作集體記憶,成為難以磨滅的烙印。
李陳兩位的另一個歸納,是兩次關鍵事件之後,成功轉為每年仲夏的慣性周年活動,令運動得以更新發展。(原為ritualistic protests,可譯作禮儀式示威。「禮儀」為人類學概念,指向重複運作的行為,以保育某種集體信念與價值。)兩次關鍵事件,其深入民心、其記憶之深刻,令後來的慣性活動生生不息。什麼因素令慣性得以延續呢?兩位學者指出5項因素﹕
慣性得以延續的5項因素
1. 改變維艱、路途仍遠。平反六四阻力重重,七一普選訴求仍是可望不可即。如此困惑,激發年年堅持。禮儀式周年集會,不單是回憶過去,也是爭取不一樣的未來。
2. 香港特區以至中央政府,雖然不願見六四維園的萬點燭光,亦不願見回歸大好日子萬人示威贈興,但仍不想撕破一國兩制的衣冠,容許六四七一的表達自由。
3. 支聯會與民陣,持續修橋駁路,令周年活動有個平台。當然,兩位學者強調,主辦單位只屬組織性質,每年人流不絕,主要是市民的自我動員(self-mobilization)以及政治上互相扶持的社會網絡(politically supportive social network)。他們發現,參與示威者,其家庭與朋儕均有相近的政治取態,有助支持參加者持續參與。
4. 多年下來,兩個活動均有忠實擁躉。調查及焦點訪談中,這些忠實參與者,六四均是他們生活故事中不可磨滅的深刻經歷。這些基本hard core成員,成為每年活動的支柱。
5. 而這批死硬派,多年來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價值觀,一方面防止當局找到鎮壓的藉口,另一方面孕育出一種港式的溫文抗爭秩序,可說是全世界社會行動最溫文者,亦成了港式示威的獨特標記。
民主運動的路線之爭
兩人的論述,數據未包括最新發展。社民連、人民力量近來的進取路線,在書中後記略有提及。也許香港民主運動的路線之爭,已出現新的臨界關頭。其一是,保持港式溫文,周年重複六四七一的禮儀,保住記憶、穩守價值、累積認同,時機一到,或可破局立新。其二是,放棄「卡拉OK」式社會行動,不甘於溫文的周而復始,作出較有推逼力的行動,比如佔領馬路樞紐、公民抗命、入冊明志,以喚起醒覺,圖把「儀式」示威,催化新一輪的關鍵改變。今年仲夏,六四七一,泛民分裂,新政出台,西環進一步介入特區,六四精神領袖司徒華先生已逝,泛民議員垂垂老矣,新世代精兵蓄勢待發,民主路線,走到十字街頭。
愚見以為,六四宜溫文,正直良心為準。七一不妨百家爭鳴,「溫文」與「進取」路線,作實驗性的辯證相容。陳李以符號學觀之,六四「文本」較封閉,難作自由詮釋。當權者屠殺平民百姓,是非清楚。已故馬力先生指坦克輪帶下的肉醬不一定是人,曾蔭權指中國富強、香港受惠、六四不消提,偏紅大學生指六四鎮壓換來中國盛世是英明決定,凡此種種偷換是非公義之說,均被輿論強力批判。香港資訊開放,六四難有另類詮釋。六四晚會堅守記憶,讓青年人、內地人參與,靜待平反的一天,已是功德無量,不宜走激進路線。對比而言,七一較開放,在民主普選的母題下,訴求多樣,不同社群有不同詮釋。是否單以溫文「儀式」表表態就作交代?還是有更進取更創意的爭取?溫文與進取,是否可以互不攻訐、兼容並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