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帶出新的飲食文化 相片來源: 報市日報 |
於1968年開業的一家本地快餐連鎖店,其集團主席羅開光回顧開業當年,由於不少工廠放棄「包伙食」,大牌檔亦逐漸被取締,為滿足工廠藍領白領的飯市需求,公司早年將店鋪設於新蒲崗等工廠區。直至75年,首間針對白領的分店於中環成立。踏入80年代,大量婦女投入勞動市場,為應付「無飯家庭」的晚餐需求,快餐店便開始提供鐵板餐、晚市即炒小菜等等。由此可見,70、80年代的經濟發展,亦促成快餐業的興旺。
新市鎮、新屋邨的出現,也助長了快餐店的興起。一家於70年代後期在觀塘屋邨開業的快餐店,其東主馮志強回憶道,曾有學生一早將書包放在快餐店門前排隊等候開店。他又指當年假日時街坊們仍大多留在屋邨內消費,於是可供外賣、既快捷又方便的快餐店食物,因而深受歡迎。
提及港式快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相信必定包含即食麵。...而來自日本的即食麵,更引發出不少成功的「本地薑」。據說一家在1968年開業,歷史較悠久的即食麵公司,當年因東主自日本購回即食麵,本打算只放在廠房的合作社供工友購買,由於反應熱烈,後來決定自行研發售賣。
理大馮一沖博士指稱:「...由於香港人重視結果多於過程,便創造出同樣屬於『快、靚、正』的食品。靈活的港人將來自不同地方的飲食元素,合起來成為一份套餐,十來廿秒便放到你面前,這就是港式的飲食文化」
2012/3/28 報市日報
「快、靚、正」這地道俗語陪伴香港人多年,它反映在社會上各層面:無論是工作方式、飲食取向、服務態度、對人對事的要求等等,究竟何時開始,我們日常生活都喜歡以「快、靚、正」掛帥?
圖、文:香港電台
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的工商、金融業跟隨經濟起飛,都巿節奏愈來愈急速,巿民都忙於「搵食」,開始將用餐時間壓縮,家中煮食的時間漸漸減少,因而令快餐業冒起,與此同時,不需長時間烹調的即食麵被引進香港,成為構成港式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於1968年開業的一家本地快餐連鎖店,其集團主席羅開光回顧開業當年,由於不少工廠放棄「包伙食」,大牌檔亦逐漸被取締,為滿足工廠藍領白領的飯市需求,公司早年將店鋪設於新蒲崗等工廠區。直至75年,首間針對白領的分店於中環成立。踏入80年代,大量婦女投入勞動市場,為應付「無飯家庭」的晚餐需求,快餐店便開始提供鐵板餐、晚市即炒小菜等等。由此可見,70、80年代的經濟發展,亦促成快餐業的興旺。
屋邨快餐店的興盛
新市鎮、新屋邨的出現,也助長了快餐店的興起。一家於70年代後期在觀塘屋邨開業的快餐店,其東主馮志強回憶道,曾有學生一早將書包放在快餐店門前排隊等候開店。他又指當年假日時街坊們仍大多留在屋邨內消費,於是可供外賣、既快捷又方便的快餐店食物,因而深受歡迎。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馮一沖博士指,港式快餐飲食文化,正好反映香港人對本地身份的尋求。他指,最早興起的快餐,就是將煮好的餸菜配以白飯的「中式快餐」,如此,可以令炒菜和進食時間,大大縮減至十來分鐘,這正配合港人節省時間的需求,「快、靚、正」的觀念亦開始出現。
即食麵的發明
提及港式快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相信必定包含即食麵。這源自日本的快熟麵食,為一眾講求「快」的市民提供方便食糧。即食麵品牌於1958年在日本創立,其創辦人安藤百福,據說眼見市民花時間輪候買喜愛的拉麵,因而想到創製可貯存又能快速煮熟的麵食。
而來自日本的即食麵,更引發出不少成功的「本地薑」。據說一家在1968年開業,歷史較悠久的即食麵公司,當年因東主自日本購回即食麵,本打算只放在廠房的合作社供工友購買,由於反應熱烈,後來決定自行研發售賣。
一碗簡單的即食麵,在上世紀70年代站穩腳後,便結合香港人的特質,發揚光大。理大馮一沖博士指稱:「『快、靚、正』是本地經濟的主要基調;由於香港人重視結果多於過程,便創造出同樣屬於『快、靚、正』的食品。靈活的港人將來自不同地方的飲食元素,合起來成為一份套餐,十來廿秒便放到你面前,這就是港式的飲食文化。」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香港故事》,以「我們的品牌」為主題,第七集「速食速決」將於4月2日(星期一)晚上7時,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