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豆奶公司以人手入箱。 相片來源: 都市日報 |
節錄自2012/3/16 報市日報
及至1953年,豆奶開始採用玻璃瓶高溫消毒,從此不必冷藏仍可保持多月,銷售網絡因而大大擴展。2012/3/16 報市日報
上世紀四十年代,對今天來說,是久遠的、屬於黑白電影的年代,香港一般的90後以至50後,對這年代都沒有太大記憶。但四十年代,對中國來說,卻是時局動盪、日軍侵華、內戰頻仍的年代,而49年政權易手,更令不少國人逃難到香港,為這小城帶來大量資金和技術。戰火導致破壞和混亂,同時造就了機會,加上香港在淪陷以後正好百廢待興,因而成為經濟、工業發展的理想起點,不少本地現存的大企業,亦在這時期開始萌芽。
圖、文:香港電台
1940年開業的豆奶飲品公司,其創辦人羅桂祥當年有見中國人因營養不足而影響體質,故在參加一場有關大豆的演講後,希望用這種「中國之牛」製造出價廉物美的飲品,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牛奶,一心以實業救國,為大眾提供營養。尤其那時不少人因缺乏維他命B1而患上腳氣病,大豆正好可以作為營養補充。
由於豆奶能提供維他命,故其豆奶飲品的名稱,亦源於維他命(Vitamin)及生命(Vita)二字;「維他命」這現時人人皆知的名詞,在當時來說絕對是個新潮、先進的概念。
豆奶救國
開業初期,豆奶的包裝和售賣方式與鮮奶相近,以闊口瓶盛載,每天靠單車送貨到客戶家中。不過,公司起初生意不佳,首日只能賣出9瓶,有一大段時間更需蝕本經營。及至1953年,豆奶開始採用玻璃瓶高溫消毒,從此不必冷藏仍可保持多月,銷售網絡因而大大擴展。
同時,針對冬天時市民不愛喝冷飲的習慣,以售賣熱的豆奶,成功打開冬季的飲料市場。初期僅以火水爐置於冷凍櫃下將水燒熱,後來,零售店改用電力保溫箱,熱豆奶亦以這種方式銷售至今。豆奶產品與香港社會一同成長,其宣傳口號亦不斷轉變。由五十年代強調產品的營養價值,以「令你更高、更強、更健美」為口號;到七十年代,改以「點只汽水咁簡單」的口號來強調其與別不同。
從成長到起飛
同樣為香港帶來資金與技術的,包括以水仙花為標記的一間藥油廠。藥油廠於1927年在新加坡成立,1950年將生產基地轉移到香港。為宣傳產品,藥油廠更曾經豪花二、三十萬,投得工展會大攤位,令港人印象難忘。
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家根植香港的國際航空公司,本由美國人Roy Farrell 及澳洲人Sydney de Kantzow於1946年在上海成立,但由於時局動盪,同年9月,二人便將公司遷到香港。由早年只有一架飛機,到今天成為一家本地形象鮮明的國際航空公司,它遍及全世界的航線,正正反映出香港朝國際都會演變的軌迹。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香港故事》之「我們的品牌」,第五集「流離•機遇」將於3月19日(星期一)晚上7時,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同時,針對冬天時市民不愛喝冷飲的習慣,以售賣熱的豆奶,成功打開冬季的飲料市場。初期僅以火水爐置於冷凍櫃下將水燒熱,後來,零售店改用電力保溫箱,熱豆奶亦以這種方式銷售至今。
同樣為香港帶來資金與技術的,包括以水仙花為標記的一間藥油廠。藥油廠於1927年在新加坡成立,1950年將生產基地轉移到香港。為宣傳產品,藥油廠更曾經豪花二、三十萬,投得工展會大攤位,令港人印象難忘。
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家根植香港的國際航空公司,本由美國人Roy Farrell 及澳洲人Sydney de Kantzow於1946年在上海成立,但由於時局動盪,同年9月,二人便將公司遷到香港。
1940年開業的豆奶飲品公司,其創辦人羅桂祥當年有見中國人因營養不足而影響體質,故在參加一場有關大豆的演講後,希望用這種「中國之牛」製造出價廉物美的飲品,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牛奶,一心以實業救國,為大眾提供營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