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 June 2012

復修軍火庫

由下而上,彎彎曲曲的,正是以前的路軌;右方的建築物為軍火庫A;左方的為護堤
相片來源: Michelle the Heriporter
隱於金鐘鬧市叢林內的軍火庫,自上世紀80年代被荒癈後,2012年的2月終重見天日。為公為私,今天展開朝聖之旅,一探復修後的“退伍軍人”,細聽其歴史及活化過程。


導賞團由義工Oliver帶領,只得小貓三隻也沒關係,亦側聞walk-in的也可碰碰運氣,若當天有導賞員當值,亦可臨時安排導賞團。畢竟,要了解一個歴史地方,少了導賞跟白走一趟沒分別。


軍火庫復修後,為Asia Society Hong Kong的會址。整個項目除了復修4座歴史建築外,亦加建了一幢新大樓及將兩者相連的天橋。


活化過程中,除了尊重歴史建築的本身,亦要將對周遭自然環境的破壞降至最少。所以天橋的設計,刻意造成ZigZag形,以避開對山坡叢木的影響。以前在工程期間受影響的果蝠,也開始返回山坡。


進入古蹟區,除了被建於1860時代、將火藥裝入彈殼的軍火工場舊址(Former Laboratory)所吸引,另一個就是地上的金屬路軌。以前的軍火,就是從灣仔的軍器廠街,以鋼纜(cable)吊到山坡上,再放到路軌上運至庫內各處。連接整個古蹟區的銀色地軌,就是軍火區的最好見證。


興建軍火庫,相信最大的危機,就是被炸/爆炸,因為引發火燒連環船效應,一發不可收拾。於1860年代建造軍火庫A(Former Explosive Magazine A),就以上考盧,就特於加旁邊加建以亂石(花崗岩)砌成的護堤以作屏障;而磚砌的拱形屋頂的石亦比花崗岩石牆要薄,一旦爆炸,爆炸力會只會被迫向上,而不會波及旁邊的建築。由物料選材道出建軍火庫的種種顧慮及特色,實是有趣。


而建於1900年代的軍火庫B(Former Explosive Magazine B)的建築風格則大相逕庭。它是由4個拱頂室及一條拱頂照明廊而組成。而有趣的是,軍火庫是紅磚建築物,跟旁邊以堅硬花崗岩建成的軍火庫A相比,保護性似乎低得多。照明廊裡,保留著以前的燈槽,並放上一盞盞別緻的油燈點綴,若廊內的燈光再調暗一點,真的很能感受以前在軍火庫工作的氛圍。


繞過古蹟區一圈後,導賞於軍火庫A活化而成的藝術館門口完結。因利成便參觀現正進行的「緣生意轉」佛教的藝術展覽,展覽的裝置、燈光與軍火庫A的內部配合得很好。沒有蓋過了軍火庫內部原有物料的紋理,亦能實而不華的彰顯藝術品的韻味。另亦因得到場內一位Art Gallery Docent的詳細解說,對整個展覽及佛教有更新的認識。這就是,歴史建築與藝術結合的魅力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