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0 October 2012

租隨舖價飈 小商戶被淘汰

2012/10/30 明報


【明報專訊】自由行效應加上住宅市場受到額外印花稅限制,令近兩年商舖市場得到投資者聚焦。不過,受舖位價格飈升影響,業主為求取得更高租金回報,亦會向租戶加租,而租金加幅亦因此轉嫁消費者,帶動物價上漲,影響小公司生存空間
1月舖位成交166宗 10月543
商舖市場近月成交頻仍,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1月舖位成交宗數只有166宗,金額約28.33億元。但10月截至29日為止,已錄得543宗,成交金額達90.01億元,顯示商舖市場近月成交暢旺。
舖位價量齊升,亦同時令租金飈升,買家購入物業後,為求取得理想回報率,遂向租戶加租,此舉不但加重租戶負擔,也令承租能力較低的租戶被迫遷出,最終只有貴價品牌及大機構有能力繼續生存。
鄭威濤去年2億買舖 加租1倍
如去年食肆老闆鄭威濤以2.31億元購入的旺角西洋菜南街遠景大廈34至36號舖,面積1360方呎,原由眼鏡店及時裝店TOUGH以近90萬元承租,租金回報只有大約2.3厘。鄭為求獲得較理想租金回報,轉以180萬元租予珠寶店,回報率增至4.7厘。
屯門亦現過億舖位成交
二三線地區舖位近月連續錄得高價成交,屯門柏麗廣場3樓1及2號舖早前獲投資者以1.836億元購入,面積29,974方呎,呎價6125元。物業以45.6萬元由食肆租用,新買家租金回報率近3厘,成為區內近年少有的過億元舖位成交。

文化在線iPad版登場

文化在線:http://www.lcsd.gov.hk/specials/cima/b5/index.php

2012/10/30 星島日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出「文化在線」的iPad版本,為更多使用流動裝置的人士送上最新文化資訊。

iPad平台更大的屏幕可顯示更豐富的節目內容和更清晰的影像,也同時為使用者帶來不一樣的影像移動方向和版面設計。

「文化在線」應用程式自推出以來,已錄得接近10,000人次下載,並得到不少智能手機用戶好評。

iPad版本提供的資訊,涵蓋康文署主辦或與其他機構合辦的文化節目、場地伙伴計劃的節目,以及電影節目和博物館專題展覽。

應用程式的iPad版本可透過Apple App Store或「文化在線」應用程式網頁免費下載。

Monday, 29 October 2012

港鐵隱瞞金鐘地盤掘出古蹟

節錄自 2012/10/29 蘋果日報

港鐵早前施工時破壞了建有威靈頓炮台的百年海堤。


港鐵表示,經獨立考古顧問考察後,認為石塊不完整及零碎,加上位於金鐘站擴建工程施工的主要位置,基於安全及考慮實際情況,不能原址保存,在獲古蹟辦同意下,決定以照片、繪圖及文字方式記錄及保存石塊,繼續在遺址趕工。

南港島線的環評報告曾經提到夏花園地底可能有古蹟,但沒交代詳情。香港大學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兼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李浩然博士,翻查政府檔案處地圖發現,早於1842至43年英國佔領香港後,於現時夏花園位置興建海岸炮台,炮台有五支炮,以防禦海盜及法軍入侵,1845年命名為威靈頓炮台。但經多年填海,炮台估計已埋藏地底兩至三米。

李浩然說,威靈頓炮台屬香港開埠初期,英國人建造的三個防禦海岸炮台之一,極具歷史價值,「屬於香港最早嘅炮台之一,係十九世紀軍事設施,可能係香港、甚至華南唯一現有遺址,考古同歷史價值都好重要」。


Friday, 26 October 2012

鄧國威探灣仔了解保育活化

2012/10/25 明報


公務員事務局長鄧國威今日探訪灣仔區,實地了解地區的保育及活化工作。
鄧國威在灣仔民政事務專員陸綺華陪同下,首先參觀位於太原街及交加街的露天市集。
鄧國威途經露天市集時,藉機會與固定攤位的小販傾談,聽取他們對活化措施的意見,並得悉安裝電力設施的工作已於今年中完成。
他其後前往參觀藍屋建築群。藍屋建築群主要由3幢建於20至50年代的唐樓——藍屋、黃屋和橙屋——組成,是政府「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的項目,現正進行活化工程,以供居住、文化,教育和餐飲之用,並稱為「We嘩藍屋」。
鄧國威十分欣賞藍屋建築群的活化計劃,一方面保留了建築物的舊有特色,另一方面又讓受保護的建築物,經活化後作不同用途。
鄧國威最後與灣仔區區議員會面,就多項地區事宜交換意見。

港大搞精神病患畫展

2012/10/25 明報


【明報專訊】社會普遍對精神病了解唔深,以為只可以靠藥物同心理輔導治療,但其實藝術治療(art therapy)亦係一種方法。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暑假時,同東華三院樂康軒嘅精神病患者做咗10堂藝術治療,鼓勵佢哋畫出心中所想。港大最近喺多個商場巡迴舉行「畫出心聲」畫展,展出當中20幅作品,希望建立交流平台,等大眾有機會了解精神病患者嘅內心世界。
參與藝術治療嘅陳樂坤話,佢過去幾年因為婚姻同工作問題患上抑鬱症,成日覺得好灰,今次佢畫咗一隻鳳凰,寓意要衝出枷鎖。
畫展今日起至月尾喺紅磡置富都會展出,11月19日至25日就喺香港演藝學院舉行。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第二波會舉辦多場3小時嘅藝術治療工作坊,大家可以試吓喺專業藝術治療師帶領下創作,費用全免,可致電2831 5202查詢。

駿業街遊樂場變身藝術農墟


相片來源:星島日報
節錄自2012/10/25 星島日報
當局計畫在未來數年將工商廈林立的九龍東改頭換臉,被視為觀塘區中央公園的駿業街遊樂場,昨日起率先變身,一連十二個星期四化身為一個有機農墟,配合藝術展覽及表演,為附近的上班一族帶來嶄新的公共空間

駿業街遊樂場可被視為觀塘的中央公園,但主要設施是硬地足球場,與轉型中的觀塘商貿區有點格格不入,希望透過將遊樂場打造為具有地區特色的綠色藝術坊,能吸引附近的上班人士享用,並改變他們使用公共空間的概念和習慣,這也是當局首次以帶動街頭藝術和農墟活動,作為城市設計的目標。
  她又表示,承傳九龍東的工業傳統,駿業街遊樂場稍後將進一步打造為觀塘傳統工業公園,擔當工業博物美術館的角色;當局亦準備展開一項「工業傳統、公共藝術及城市設計潛力」的研究,是本港首次為一個區域的工業傳統,展開系統性的研究,也是首度將工業傳統應用於城市設計和公共藝術方面。

龍尾人工灘去馬 加碼保育


這個社會太變態, 竟然做一個翻版來迫走正版...香港日後如何再高呼“支持正版,打擊翻版”呢?其身不正啊!

說到底,還不是有人想在大埔大搞旅遊...人工沙灘,大型觀音像...還說想將大埔變香港墾丁...這些人真的為大埔好嗎?還是將香港整體生態健康"較飛“...

節錄自2012/10/25 經濟日報
政府昨日未有交代為龍尾生物進行大遷徙,及「汀角+保育計劃」涉及多少額外公帑,但陸恭蕙承認,一定要額外資源,例如漁護署要增聘人手,或要與學界、環團等合作保育,保育方案有待與環保人士共同研究,現不知涉多少資源。
民建聯大埔區議員譚榮勳指,大埔區有強烈民意支持興建沙灘,冀龍尾可發展成台灣墾丁,有旅遊配套,振興當區經濟。他又稱,泳灘能否帶動該區樓價,從來不是他們支持泳灘的因素。
環團提出龍尾對岸的烏溪沙是天然沙灘,一向有人游泳,只要納為刊憲泳灘,有救生員及游泳配套設備,便毋須大費周章在龍尾建人工沙灘。馮程淑儀承認烏溪沙可繼續研究是否列為刊憲泳灘,但目前不能取代龍尾,一方面烏溪沙無地方建停車場,及有古物遺迹。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這不是汀角「PLUS」而是「MINUS」方案,因為過程中可能造成大量生物死亡,新地方原居的生物,亦可能與龍尾的生物不相容,造成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