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空置學校.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空置學校.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1 April 2012

區諾軒﹕文化局有沒有主場?

2012/4/4 明報

【明報專訊】不少政壇人士談起哪個政府部門最官僚,首推地政總署。撇除收地執行無道等問題,當遇上土地易手、用途改變,總需交由署方發落。作為發展局轄下的地皮分配機構,維繫港府高地價政策的核心機關,決策從來是暗室政治,外界無從得知,且一拖便是半年。還有不少蕭規曹隨的陋習:例如部門向署方交還土地,必須將之清空。好些情况是合理的,但好像最近黃竹坑消防局搬遷,如果不是區議會堅持保留建築作藝術發展用途,便順理成章被清空了。見微知著,當我們談及如何提供更多空間讓藝團生產藝術時,多少現成的建築,原來隨時在官僚程序間湮沒於無聞。

早前施政報告希望活化工廈,為藝團提供發展空間,終歸藥石亂投。香港除了金融、地產便一無是處的原因,從來是地租的問題,政策提出的優惠只圍繞減低改建、補地價等費用,恰恰鼓勵了業主以改裝工廈為名翻新大廈,增值後當然只會租給付租能力高的商戶,反而害了小型藝術團體的生存。租金問題雖然可透過成立配對基金紓緩,但與其奢望工廈業主良心發現,政府大可物色空置的政府建築、校舍作為藝團發展的基地,哪怕只是批出短期租約經營,已裨益文化產業良多。

活化工廈 終歸藥石亂投

但誰物色?誰可以排除官僚,插手用地的未來使用權?新政府聲言設立文化局,關鍵是能否賦予文化局權力,超脫既有地產思維,物色、接管空置建築。若可行,相信將有助解決藝術團體的用地問題,但如果不能的話,則本地文化藝術,又少了發展的契機。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Tuesday, 10 April 2012

教局4招增北區學額 兩村校或「復活」

當你以為香港的學校, 只有名校, 國際學校與Band 3這三種的時候, 請不要忘記, 還有村校這一群。

這個勉強在雙位數字邊緣的群組, 被在九龍塘通宵排隊拿報名表的家長忘記了; 但它們, 沒有被教育局忘記, 因它們一直是香港教育界的鍾無艷。

2003年, 香港財困, 教育界向村校開刀, 一間復一間的殺校。不顧念村校小班作為小班教學的先驅, 不顧念村校對香港新界發展的貢獻, 不顧念冷漠社會下還殘存的師生情誼及因材施教, 香港的理想教育模式, 就在"cut budget"口號中, 灰飛湮滅。

教統局曾冠冕堂皇的說: 被殺的村校校舍, 會分配給團體作教育或社會用途...結果, 荒癈了6年...校舍成了野草棲身之所, 學生給轉到大校, 缺失了村校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 錯過了小班教學的彈性方針, 村校沒了, 多了好幾十隻填鴨子, "死得好唔抵"!

2012年, 跨境學童迫爆北區、雙非孕婦及深圳小學收緊收生, 於是政府又打村校主意...村校有望重生, 不是為了重現舊日純純的村校風貌, 悲。

節錄自 2004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情報
殺校能省的不多,反而更浪費﹕「政府不斷殺校卻又不斷建校,這三年內停辦所有收生不足的學校可省七千萬元,但興建新校舍花費起碼一億元。」

本刊曾就殺校後資源分配問題聯絡教統局,教統局以書面回覆表示校舍將會被分配予團體作教育或社會用途。

村校指南: http://www.findaway.hk/primary/schools-tag/village-school-%E6%9D%91%E6%A0%A1
《新界鄉村小學: 落後抑理想?》賀國強 : http://edb.org.hk/hktc/download/journal/j1/2_1.15.pdf
《林蔭下的學校: 香港村校的歷史》: http://www.museum.ied.edu.hk/tc/exhibitions/current_exhibition/UnderThe%20Trees1.html

Thursday, 22 March 2012

天文台考慮擴建總部 保留古蹟重建大樓


天文台總部由古蹟大樓(左)和百周年紀念大樓(右)組成。據了解,天文台希望長遠可考慮擴建總部,古蹟大樓將保存,紀念大樓或有可能加高,但最終方案有待決定。(郭慶輝攝)
相片來源: 明報
天文台的辦公地方不敷應用, 要向商廈付貴租租用地方。類似案例, 已不是第一次。2012年1月31日的《辦事處遷空置小學 年省千萬》一文曾提及, 再培訓局因以往租用灣仔合和中心, 年租過千萬, 因覺費用高昂而向政府申請活化空置小學作辦公室, 省下租金。

天文台是次申請擴建, 政府曾建議將商場地牢擴建為辦公室。但作為最港最大僱主, 主動建議將員工閉關於無窗密室下工作, 是否恰當呢? (真有其事! 小妹有於政府工作的朋友, 確實於地牢辦公, 嚇我一跳!)

其實「門常開」落成後, 政府山將會人去樓去。與其還要爭辯是否改建為千篇一律的商廈, 何不將這幢饒有歷史價值的大樓,  給在私人商廈辦公的政府部門遷入? 政府的資源, 不是該好好的被使用, 而不用浪費公帑資助大地產商嗎?

同時, 相信還有眾多丟空了的工廈、學校在長野草, 政府何不做一次統一調查, 將之全部找出再與辦公地方不敷應用的政府部門或NGOs作配對, 好好利用這些樓宇, 亦可給有價值的建築一個活化的機會。

在法定古蹟自身不受拆遷及改建下, 我不反對將於1983年興建的百年紀念大樓加建。 不過8層變為16層後, 還是否能保持與其他法定古蹟的整體和諧性呢? 擴建後能長期開放給公眾參觀更是歡迎, 這樣公眾便不用一年才得幾次機會, 參加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舉行的天文台總部開放日, 一探法定古蹟的優雅建築。

節錄自2012/3/21 明報

目前天文台總部由樓高2層的古蹟大樓和百周年紀念大樓組成,另10多年前租用美麗華大廈一個1.1萬方呎單位,內設語言實習室及資源中心等,供70多名員工工作,京士柏和機場等地方亦有辦公室。據了解,美麗華的辦公室一直繳付貴租,天文台希望長遠可考慮擴建總部,兼放棄租用寫字樓。

由於總部內除了紀念大樓,其餘建築物均已列為法定古蹟,改建或加建不容易,故初步考慮可選擇重建大樓,或在停車場空地加建新大樓;日後也希望增加公眾參與度,如建造氣候花園或公眾資源中心,與學生和青少年互動。

Tuesday, 31 January 2012

辦事處遷空置小學 年省千萬

【明報專訊】港島區甲級商廈供應緊張,租金不菲,現時以100萬元月租在灣仔合和中心租設辦事處的再培訓局,為控制成本,決定在3月現租約期滿後不再續租,改為使用較早前成功向政府申撥的小西灣空置小學校舍作為辦事處的新址,預料今年9月遷入新址。該局指出,由於政府只收取象徵式5毫月租,扣除攤分10年的2000萬元裝修費,估計每年可因此節省1000萬開支。

再培訓局行政總監吳家光指出,現時於合和中心租用共2.8萬平方呎的寫字樓,租約於今年3月即屆滿。考慮到租金持續每年以兩至四成大幅增長,故決定遷出,「原本想搬至工廈,但活化計劃租金不便宜,所以向政府申請空置校舍。

新址於小西灣 簽約5年

該局現獲批位於小西灣現空置的東華三院李志雄紀念小學其中4層作為辦事處,簽約5年。在校舍裝修成辦事處工程期間,會暫租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另外,為配合與勞工處及社署的一站式就業及培訓服務,位於天水圍的ERB服務中心已於上月中啟用,市民免費登記成為會員,就可使用中心內自助式求職設備及培訓支援,現時已有約160名會員。吳家光表示,中心對象為元朗及天水圍區48萬名居民,目標首年達5000名會員使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