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文台總部由古蹟大樓(左)和百周年紀念大樓(右)組成。據了解,天文台希望長遠可考慮擴建總部,古蹟大樓將保存,紀念大樓或有可能加高,但最終方案有待決定。(郭慶輝攝) 相片來源: 明報 |
天文台是次申請擴建, 政府曾建議將商場地牢擴建為辦公室。但作為最港最大僱主, 主動建議將員工閉關於無窗密室下工作, 是否恰當呢? (真有其事! 小妹有於政府工作的朋友, 確實於地牢辦公, 嚇我一跳!)
其實「門常開」落成後, 政府山將會人去樓去。與其還要爭辯是否改建為千篇一律的商廈, 何不將這幢饒有歷史價值的大樓, 給在私人商廈辦公的政府部門遷入? 政府的資源, 不是該好好的被使用, 而不用浪費公帑資助大地產商嗎?
同時, 相信還有眾多丟空了的工廈、學校在長野草, 政府何不做一次統一調查, 將之全部找出再與辦公地方不敷應用的政府部門或NGOs作配對, 好好利用這些樓宇, 亦可給有價值的建築一個活化的機會。
在法定古蹟自身不受拆遷及改建下, 我不反對將於1983年興建的百年紀念大樓加建。 不過8層變為16層後, 還是否能保持與其他法定古蹟的整體和諧性呢? 擴建後能長期開放給公眾參觀更是歡迎, 這樣公眾便不用一年才得幾次機會, 參加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舉行的天文台總部開放日, 一探法定古蹟的優雅建築。
節錄自2012/3/21 明報
目前天文台總部由樓高2層的古蹟大樓和百周年紀念大樓組成,另10多年前租用美麗華大廈一個1.1萬方呎單位,內設語言實習室及資源中心等,供70多名員工工作,京士柏和機場等地方亦有辦公室。據了解,美麗華的辦公室一直繳付貴租,天文台希望長遠可考慮擴建總部,兼放棄租用寫字樓。
由於總部內除了紀念大樓,其餘建築物均已列為法定古蹟,改建或加建不容易,故初步考慮可選擇重建大樓,或在停車場空地加建新大樓;日後也希望增加公眾參與度,如建造氣候花園或公眾資源中心,與學生和青少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