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Qipao.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Qipao. Show all posts

Friday, 2 August 2013

美華時裝開業百年 延續旗袍的花樣年華

2013/7/29 am730

【am730訊】有說,旗袍最能展現東方女性玲瓏浮凸與婀娜多姿的美態。無論有大肚腩、無坐圍、寒背,還是無上圍等身形問題,女士只要穿上由上海師傅一針一線縫製的訂造旗袍,也可化腐朽為神奇,重拾花樣年華的風情。文:鄧愷欣 圖:黃文山

開業近百年的美華時裝,顧名思義代表美麗又華麗;至於時裝,則是因為旗袍乃開業當年之潮服。店舖現由第3代掌舵人簡漢榮主理,他由當年未夠20歲便入行的小伙子,到現時年過60,多年來對這盤生意的熱情依舊,「無興趣就會無責任、無耐性,就做唔到依行。」這份興趣,連退化了的視力也難不到他,「睇報紙睇一陣都會愈睇愈矇,但揸針線反而冇事喎!」

每件旗袍也是藝術品

簡漢榮指,每件旗袍的一針一線都是人手製造,上至捆邊、下至花鈕,每個位置都非常講究,師傅們更可扭出壽、喜,甚至姓氏等字體,以及蝴蝶、牡丹花等圖案的花鈕,「用人手做,每件都係藝術品,如果用衣車縫製,嗰件係手工藝品。」

Sunday, 9 December 2012

美華時裝 - 我的旗袍

今天從上環走路到香港大學,途經我的旗袍誕生地﹣美華時裝。

美華的生意似乎比我上幾次去要好,因為掛著半製成旗袍的架子,比上兩次造訪時多了兩個。

跟老闆簡先生打個招呼,像很久不見的老街坊又快樂的談起來。簡先生一如往常的健談和熱情...他說要謝謝我之前在網上寫了一篇blog, 有人看見了就找上門請他造旗袍。其實我都沒印象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回家看看兩年前寫的yahoo blog, 才發現這篇...

http://blog.yahoo.com/_E2F5ZGFE3JRIUGFOLYCPBS3H5I/articles/292339/index

原來有網友曾留言,想看看製成品。其實,製作的過程也是很有趣。雖然我未能目睹師傅一針一線的為我縫旗袍,但作為顧客,從挑選布料,第一次試身與第二次試身的過程,也很值得回味;碰巧當年讀CHM時,我的瘋狂同學願以陪我以旗袍作功課題目,我有機會深入了解旗袍在香港的發展興衰;期後,到工聯會上有關旗袍的工作坊(可惜沒學好),有幸目睹製作細節。

像剝洋蔥的由不同層面認識旗袍,旗袍的特色,不單在於布料、顏色、花鈕與滾條的美妙配搭;還有製作旗袍時,以幾何定理將剪裁與不同身型配合的科學智慧;從旗袍由闊袍大袖演變到展現女性體態美,看到中國女性改革開放的歴史演進及社會意味。

我對旗袍的著迷,從小就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情意結,到長大了擁有自己的一件旗袍,就更是瘋狂愛上。準備碩士論文時,確切想過以旗袍為題,因為旗袍製作隨著老師傅年歲日長而開始式微,認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被仔細紀錄及傳承。可惜不是裁縫專業,就很難寫得精細獨到有說服力。最後選了別個題目,但對旗袍熱情未減:有旗袍展覽必去參觀,遇到穿著旗袍的路人會格外留神,電影/電視上有旗袍出現會在心裡尖叫...

剛轉字頭的我,卻怎麼沒想起要給自己造第二件旗袍作生日禮物呢...


補充一下:

美華時裝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西76號
電話: 2543 6889
備註:逢星期日休息;美華時裝內有很多布料以供挑選,同時亦可自攜布料。

以下為我第一件旗袍的製作過程及製成品:

到西港城選布料
帶布料回美華時裝下單,簡先生按我的要求畫草圖
量尺寸,這是很重要而且很靠技巧的步驟
第一次試身,這只是用布料依紙樣簡單裁出並釘好的半製成品,穿上這個後要再度身,直接在半製成品上以針記好位置,之後把布料拆開再仔細縫好。所以這半製成品沒有領子,沒有花鈕,沒有滾條。

第二次試身,這己經是製成品。只要略為修改一下長度就可以
製成品:花鈕與領子

製成品:正面

製成品:背面

補充: 2010年Yahoo Blog"我的旗袍"網誌
2010年7月1日 Yahoo Blog

圓夢了! 終於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旗袍了!
自籌備婚禮激發的旗袍情意結, 經旗袍展覽再醞釀, 然後在網上大量搜羅各式旗袍的過程中, 令訂度旗袍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
在明查暗訪了幾家旗袍店後, 選定了於皇后大道西, 有80年歷史的美華時裝, 一是因為它的經驗; 二是因為它的掌舵人--簡先生。
簡先生是個很親切的人, 待客人如待朋友, 跟你聊天, 讓你看布料看個夠, 找不到合心意的布料就讓你出去其他疋頭公司找, 明明是假期也特意給你開門, 儘管這樣在你出門口時也不會迫你落訂。 他做的, 不是生意, 是幫朋友解決問題...少了那點商業味, 滿瀉的人情味, 就是老店令人神往之處。
結合了小亮與我在這幾天於網上看過的旗袍款式, 再與簡先生商討過後, 決定做一件樸實的白色旗袍, 唯一的特色是左衿是雪紡, 為素色的旗袍點綴一下。
款式決定了, 之後的難題是白色布料。原本想找印有花卉圖案的布料, 但看過一兩家疋頭店後, 在時新疋頭店發現了一種沒有想像過的純白色壓花布料, 樸實而優雅, 所散發的氣質就是我夢寐以求的。轉了幾家店, 都找不回同一種布料, 這塊讓我愛不釋手的意大利絲布, 時新也只剩下很少量, 致電簡先生問過了需要多少碼後, 我即時就要買下它, 心急的性格給朋友們都說中了。
小亮總是理性的, 著我先坐布辦給簡生看, 才買。我怎麼心急得連10分鐘的路程也等不了?! 於是就乖乖的先帶著布辦回美華跟簡生商量。
簡生說這布料很好, 我就急不及待回西港城買了, 付款時向店裡的叔叔交待了"簡生說請你便宜點", 就省回30元, 老師傅還是得人尊敬的!
騰折了一整天, 總算把造旗袍的事定了, 簡生為我度了身, 就約定我4星期後試身。很期待我的旗袍的誕生...穿上它的一刻, 該會是很感動的...我想, 這比造一件婚紗, 更有意義。
而且, 這是小亮與我一起塑造的旗袍...並會在我們的故事開始之地, 為我們留下永久的回憶...這一切, 美滿得詞窮了。

Friday, 27 April 2012

展覽: 陳太林鄭旗袍 現歷史博物館


相片來源: Michele the Heriporter

旗袍, 中國女性的表象。 2010年於歷史博物館的旗袍展, 件件精緻細膩, 難以忘懷。現再有機會一親芳澤, 更有首次公開的展品, 怎能不去嗎?!

大紅大紫從不是我杯茶, 所以林鄭的簡潔優雅型旗袍, 絕對令我引頸以待!

2012/4/27 明報

【明報專訊】旗袍被公認是中國最具代表的婦女服飾,港歷史博物館昨起至6月10日在奧海城舉行「旗袍的變奏」展覽,展出約70件由清末至今的旗袍,當中約50件來自博物館館藏,超過一半藏品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其中多件重點展品,包括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典禮上穿著的紅色旗袍,還有由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借出的簡潔優雅型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