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6 明報
【明報專訊】屋宇署一次釘契執法,揭出土瓜灣一條「僭建巷」內基層市民的窮困生活實况。早於1950年代已有「構建物」落成的落山道後巷,內有小店經營,更有劏房,住了長者,也有低收入青年,但因為屬僭建屋,後巷20多人面臨逼遷,憂無處容身。
位於土瓜灣落山道僑裕大廈旁的這條小巷,巷前有一間花店,驟眼看與一般大街商舖無異,但沿着花店往小巷內走,卻是內有乾坤,左邊有食肆,右邊則有數間小屋小店,儼如一個小社區。走至盡頭雖無法向左轉,但其實一牆之隔的另一邊入口,也有長者住戶,甚至有塑膠廠和理髮店在此經營。
月底裁決是否頒封閉令
小巷內的基層商住戶原來已低調「生存」數十個年頭,直至2009年的某一天,屋宇署稱接獲投訴,認為僑裕大廈旁有僭建物,遂向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發出「清拆令」;一眾小巷住戶卻一直蒙在鼓裏,至今年3月,署方張貼告示,要求小巷住戶搬離。
法庭早前已開庭聆訊,並將案件押後至本月22日裁決,若法庭頒發封閉令,住客便要離開,他們目前只希望,政府體恤他們的生活,至少能協助安置。
僅通知鄰廈法團 居民不知
率先發現署方張貼告示的花店負責人趙小姐直言,早在1960年代一眾街坊已在後巷生活,根本不知道生活的地方屬違法。她早年領取綜援,幸得姐夫把花店交給她打理,才可自食其力。家住觀塘區公屋的趙小姐稱小花店利潤僅夠生活,坦言自己50多歲又長期患病,未必能找到工作,「政府根本沒讓商戶居民表達需要,這麼久,連一個社工探訪也沒有,我們不是花棚,話拆就拆,我們在這裏已經幾十年了」。
花店旁有數間「劏房」,全部由78歲的何伯在1950年代興建,當年何伯在附近賣豆腐芽菜,順便在後巷居住,同時讓無家可歸的朋友留宿。老朋友近年逐漸老去,何伯改為招呼年輕人,包括侄兒何錦康,全部免租。他說入住這裏的長者和年輕人,都是社會最基層,無家可歸才棲身於此。
小巷劏房樓齡50多年,居住環境比一般樓上劏房更差,廁所衛生情况惡劣,每逢打風落雨,鐵皮屋便會漏水,屋頂更有被風吹走之虞,情節猶如電影《歲月神偷》。不過,30歲的居民何錦康坦言:「住了10多年都慣了,居民互相照應,要我搬走反而難適應。」
至於在另一小巷,更有數個隱居了三四十年的長者。其中,在巷尾的鍾叔現年77歲,1970年代搬入。他說,自己早年偷渡來港,在土瓜灣一帶做地盤和街邊擺檔,隨意在大廈旁邊搭建了小屋,沒想到一住便住了30多年。他在九龍城曾有一個小物業,但由於目不識丁,前妻賣掉物業後一走了之,令他無法申請公屋。現時他與再婚妻子、年幼兒子和孫兒一家九口棲身後巷,只靠長子和太太的收入養家,「如果要拆我頭家,但又不安置我們,我真的會跟他死過!」
膠廠東主:只望有地方做到老
經營塑膠廠的劉先生,則與鍾叔為鄰30多年,比鍾叔更早遷入後巷。70歲的劉伯雖說自己經營的是一間廠,但因行業萎縮,早年又被人霸地盤,廠房已漸漸變成大劏房,現時只剩數百呎放置機器,但他每天堅持啤膠,向街坊熟客出售自製膠樽,「以前一天可賣數百個,現時賣到10個已偷笑」。多年來劉伯獲政府發放商業註冊證及消防許可經營,也可向電力公司申請用電,到頭來卻被告之父親留下的舖位屬僭建。劉伯坦言難以接受,「只希望政府給我一個地方做到老,我還不想退休,我想靠自己」。
明報記者 鄭穎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