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來源:am730 |
2012/8/29 am730
踏入農曆7月,各區紛紛舉辦盂蘭勝會,除為人熟知的「神功戲」外,一般人未必留意到勝會神棚的祭壇上,還有多款色彩鮮艷、形狀特別的祭祀食品。這些潮式糕點不單反映文化特色,每件更是精美藝術品。有製作糕點的第二代傳人希望製餅技藝可一直傳承,保留族裔文化。
文:梁可瑩、陳家穎 圖︰鍾式明
文:梁可瑩、陳家穎 圖︰鍾式明
製作潮州傳統糕點及盂蘭勝會祭祀食品的「貴嶼仔」第二代傳人楊子儀表示,因為本身興趣,自9歲便隨父親學製餅,他不諱言,全面獨門技藝不傳外人,只傳子孫。但他指,青年人要投身傳統潮州製餅行業並不難,只是「良禽擇木而棲」,時下年輕人多選擇文職工作,或因嫌棄「造餅師傅」名銜,而不入行。為延續地道文化,他唯有將大部分製作過程,由人手改作機械化,並由技術員操作。
製糖獅塔最考功夫
談及勝會祭壇糕點,除敬佛、拜神的祭品外,還有傳統潮州人常吃的「餅、糖、糕、包」,如寓意團結的豆仁團、代表錢財滾滾的五色糕、寓意長壽的大小福桃及風水辟邪之用的糖獅塔等。他形容,以白糖而製、仿真塔製成的糖獅塔最考功夫。他稱,雖然糖塔經「倒模」製作,惟表層很薄,而愈薄愈反映製餅師父技藝高超,過程中稍一不慎出現瑕疵,便需重做。
勝會祭品均製作認真,原來更會因應不同「界別」而有不同製法,反映出獨特傳統文化。香港潮州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胡炎松娓娓道來,「敬祖」與「拜神」會獻上「齋五牲」,以花生或芝麻糖製作出栩栩如生的豬頭、雞鴨等,亦有寓意健康長壽、由糯米、蝦米等製成的「紅桃粿」作配祭品。「奉佛」則用上蘋果、鮮花、檀香等;而飯山、麵條山、芽菜山、白米及燒酒等用作「酬鬼」。
除祭品種類不同外,形狀亦有不同意義。胡炎松指,由於作法招魂「請」鬼魂吃祭品時,未知數量,故以「山」作單位,以示飯菜數量「無限」;小鬼因喉嚨狹窄,特別奉上幼身麵條,讓「他們」可「受惠」。
談及勝會祭壇糕點,除敬佛、拜神的祭品外,還有傳統潮州人常吃的「餅、糖、糕、包」,如寓意團結的豆仁團、代表錢財滾滾的五色糕、寓意長壽的大小福桃及風水辟邪之用的糖獅塔等。他形容,以白糖而製、仿真塔製成的糖獅塔最考功夫。他稱,雖然糖塔經「倒模」製作,惟表層很薄,而愈薄愈反映製餅師父技藝高超,過程中稍一不慎出現瑕疵,便需重做。
勝會祭品均製作認真,原來更會因應不同「界別」而有不同製法,反映出獨特傳統文化。香港潮州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胡炎松娓娓道來,「敬祖」與「拜神」會獻上「齋五牲」,以花生或芝麻糖製作出栩栩如生的豬頭、雞鴨等,亦有寓意健康長壽、由糯米、蝦米等製成的「紅桃粿」作配祭品。「奉佛」則用上蘋果、鮮花、檀香等;而飯山、麵條山、芽菜山、白米及燒酒等用作「酬鬼」。
除祭品種類不同外,形狀亦有不同意義。胡炎松指,由於作法招魂「請」鬼魂吃祭品時,未知數量,故以「山」作單位,以示飯菜數量「無限」;小鬼因喉嚨狹窄,特別奉上幼身麵條,讓「他們」可「受惠」。
潮僑冀政府宣傳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去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胡炎松相信,未來需藉助政府推廣,讓更多人認識盂蘭文化;他亦鼓勵非潮籍的市民,嘗試參與盂蘭勝會,感受多元文化。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去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胡炎松相信,未來需藉助政府推廣,讓更多人認識盂蘭文化;他亦鼓勵非潮籍的市民,嘗試參與盂蘭勝會,感受多元文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