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 August 2013

浸大料續租啟德校園

Photo Souce: UNESCO 
啟德視覺藝術校園,前身為英國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是政府的一級文物保護歷史建築物,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接管建築,並斥資2000萬進行翻新,將充滿二十世紀初殖民地建築色彩, 活化為藝術教室、工作室和畫廊等。啟德校園於2009年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2012年傳來迫遷風波,最後校園終於2013年初步確定能保留作視覺藝術教學用途。
視覺藝術院:http://ava.hkbu.edu.hk/zh/about/histor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啟德視覺藝術校園 - Honourable Mention)
http://www.unescobkk.org/culture/world-heritage-and-immovable-heritage/asia-pacific-heritage-awards-for-culture-heritage-conservation/previous-heritage-awards-2000-2010/2009/award-winners/academy-of-visual-arts/?utm_medium=





浸大料續租啟德校園
2013/7/27 太陽報


浸會大學向教育局租用啟德視覺藝術校園的合約將於八月底屆滿,浸大去年底向教育局呈交建議書,交代校園發展計劃以繼續租用地方。浸大校長陳新滋昨向校友、教職員及學生發信,指已接獲教育局通知,政府正準備與浸大訂立長期租約和服務合約,以象徵式租金繼續租用啟德校園,租約將長達十年。
浸大租用啟德視覺藝術校園,過去曾鬧出加租迫遷事件,事件雖最終平息,但續租問題一直令人關注。
陳新滋昨向校友、教職員及學生發出的信中指,已接獲教育局通知,浸大於下月底租約期滿後,仍可繼續租用該校園,使用期於今月九月一日起至二○二三年八月底,但有關安排仍有待落實,希望盡快就租約條款達成協議,短期內簽署正式合約。


視藝搬校園風波

2012/4/29 明報

浸大生千人聯署求保留

【明報專訊】浸大位於啟德前空軍基地的視覺藝術院校園,明年7月租約期滿,浸大校董會主席兼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早前被質疑早有計劃將建築物交予藝發局作辦事處。學院學生指出,下學年起所有平面藝術設計學科,均會遷回九龍塘校舍上課,而校長陳新滋則建議,使用舊李惠利校舍作臨時上課點,惟措施不獲學生接受,後者已收集1363份聯署要求校方保留啟德校園。
浸大於05年斥資2000萬元活化及租用彩虹的啟德前空軍基地,租約至今年8月屆滿,礙於新學年有兩批新生入學,政府予以續租,但由月租5萬元提升至市值月租30萬元。校方遂只租原址一半至明年7月,其餘交政府處置,而事件已牽動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介入了解。

陳新滋提3方案不獲接受

浸大視藝校園發展關注組主席張景威指出,目前學院的攝影、服裝設計等學科已遷往九龍塘浸大的傳理視藝大樓上課,下學年所有平面藝術設計學科也會遷走。校長陳新滋曾向關注組提出3個臨時過度方案,包括以上的租地方案、使用毗鄰九龍塘校舍的舊李惠利校舍作臨時上課點,以及未來繼續將啟德校園內的珠寶及重型機器工作室借予學生。
張景威批評方案無助解決長遠用地問題,又指出九龍塘的傳理視藝大樓室內面積3500平方米,雖比啟德校園約2300平方米大,但啟德還有戶外空間未計算。院內學生經常使用金屬、木工、石雕、玻璃4個重型工作室,產生大量噪音、異味,須有足夠戶外空間;而部分學生的大型作品也可藉啟德用地優先展示公眾。關注組將於明日再與校方進行磋商。
浸大發言人回應稱,自05年起校方已決定在九龍塘的傳理視藝大樓入伙後,將視覺藝術院的課程分階段遷進大樓,強調大學本部有預留所需空間,但理解同學的關注並會繼續聽取意見。

前皇家軍官俱樂部 獲聯國古蹟保護獎

2009/11/22 文滙報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要把古蹟保育繼而活化絕非容易,過去10屆本港有12幢歷史建築,因復修保育效果傑出,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實屬難能可貴。今年獲獎的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前身是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建於1935年,充滿熱帶英國殖民地建築風格。惟校方表示,由於租約即將屆滿,建築物需交還政府,冀當局能續約,讓學生繼續在具有獨特藝術氛圍的環境下學習。
 「風采再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香港得獎項目」展覽,昨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館揭幕,出席主禮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獎項自2000年成立以來,128個獲獎項目中香港佔12個,即9.4%,而本港得獎項目更有西式教堂、中式傳統建築等,多元化項目令香港成為獨特的國際都會。
浸大盼續留作藝術教學
 今年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獲獎,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李兆銓表示,位於觀塘道的視覺藝術院,是校方在2005年接手,並斥資2,000萬元翻新,現時用作藝術教室、工作室和畫廊等不同用途。他續稱,樓底高及殖民統治時期色彩甚濃是它的建築特色,為學生提供理想的創作環境,不時舉行公眾活動亦把古物古蹟活化帶入社區。雖然該校新的教學大樓即將落成,但李兆銓希望,當局能讓大學繼續保留該址作藝術教學用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