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 太陽報
【太陽報專訊】【本報訊】支聯會昨日宣布斥資九百七十六萬元購入永久「六四紀念館」,館址位於尖沙咀柯士甸路一幢商業樓宇全層單位,實用面積約八百平方呎,預算每年營運開支八十萬元。支聯會表示,紀念館將進入設計展館階段,目前已有足夠歷史材料在紀念館展示,設計上務求以最有效方式,令參觀者既有理性上反思,又有感性上衝擊,希望紀念館能於明年四月中「六四」二十五周年前正式開幕。
Heriporter, the HERItage rePORTER in Hong Kong. Bringing you news on Heritage, Conservation, Revitalization in Hong Kong and areas around. And you can also find updates on related events, exhibitions and seminars. Love Hong Kong, Love Heritage, as these are the roots of your identity.
Wednesday, 18 December 2013
第四期活化歷𦘒建築伙伴計劃
景賢里活化項目申請團體可建屋宇設施
2013/12/18 香港電台
2013/12/18 香港電台
發展局在新一期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重推上期流標的景賢里。發展局表示,若團體有需要,可在主樓以外部份加建屋宇設施。
位於灣仔司徒拔道的景賢里屬法定古蹟,活化有一定限制。但發展局表示,可以有彈性處理,包括容許在副樓及車庫,加建屋宇設施。至於能否將整個景賢里活化作住宿用途,發展局就指要視乎城規會的相關政策。
景賢里於200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當局在2010年完成復修,局方指申請活化團體不用再多作修復。
活化大坑書館街12號應保留外牆簡約舊觀
2013/12/18 香港電台
發展局推岀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當中樓高三層的大坑書館街12號為三級歷史建築,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物主任冼穎君表示,活化時應保留面向書館街及布朗街兩面外牆的簡約舊觀、室內外的石碑, 以及平屋頂的設計。
何東夫人醫局納入活化建築計劃
2013/12/18 now.com
【now新聞台】政府邀請非牟利機構,就活化四幢歷史建築提交建議。
四幢建築包括位於上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何東夫人醫局。醫局的屋頂用瓦片鋪砌,同時又有英式的煙囪和壁爐,揉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築風格。
發展局期望,醫局可以活化成度假營或遊客中心,並保留醫局外觀和屋內的壁爐,內裏的架構日後則可以改動。
同時納入活化歷史建築計劃的還包括司徒拔道的景賢里、書局街12號的孔聖義學,以及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
Tuesday, 17 December 2013
他記得當年沒樹的太平山
2013/12/17 蘋果日報
原籍澳洲的攝影師Edward Stokes(艾思滔),三十年前站在澳洲山顛,透過眼前的遼闊景象,發掘到自己對大自然和攝影的興趣。可是,一陣風吹來,卻吹來兒時在香港山頂居住的記憶,還有與父親在洞穴山林裏探險的刺激。他說:「還是香港山頂的山林較美,是唯一一個與郊外如此相連相近的城市。」
品味蘋果:姚詠蓓在大世界走一圈 舊倉庫找回百年香港
2013/12/15 蘋果日報
姚詠蓓的世界好大。香港出生,英國定居,瑞士讀中學,美國讀大學。
在倫敦生活了30年,出版英國首本歌劇雜誌;創辦歐洲首個華人電視台,在25個國家開設頻道,被封為電視女王。
在倫敦生活了30年,出版英國首本歌劇雜誌;創辦歐洲首個華人電視台,在25個國家開設頻道,被封為電視女王。
在地球走上一圈,61歲的她,又回到香港。
「百幾年前,德輔道對出,仍見維港。」誤打誤撞,在英國一個圖書館倉庫,尋回塵封百年的老照片。維港賽舟、荒蕪的皇后大道中,玻璃底片下,歲月滄桑。
前後七年,為照片考證和復修,遊走全球12個國家及地區,策劃世界巡迴展覽。
這一站,她回到香港。
前後七年,為照片考證和復修,遊走全球12個國家及地區,策劃世界巡迴展覽。
這一站,她回到香港。
「走到幾遠都好,冇一個地方,好似香港咁特別。」離家千里,這個中國第一劇作家齊如山的後人,說起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情真意切。
四歷史建築徵活化建議
2013/12/16 政府新聞網
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公布,項目包括大坑書館街12號、薄扶林道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上水古洞何東夫人醫局和司徒拔道景賢里。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正邀請非牟利機構,就該四幢歷史建築遞交活化建議。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12月16日)在記者會上說,書館街12號在1949年建成,是三級歷史建築,前身是名為「孔聖義學」的學堂。活化後可成為康體文娛場所、教育培訓設施,或文化藝術設施等。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1887年建成,屬一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提供餐飲服務、教育和培訓設施、展覽或會議設施,以至郊野學習或旅遊中心等。
何東夫人醫局在1933年建成,是二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成為郊野學習中心、旅遊服務中心、社會服務中心、渡假營等。
景賢里於1937年建成,是法定古蹟,曾納入第三期活化計劃。其後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在第三期剔除,並在第四期重推,冀能找到更理想的活化方案。
為使項目在營運和財務上更可行,舊泳池旁邊可容許增建。政府希望活化後可作文化設施、展覽會議廳和教育等用途。
陳茂波指,政府態度開放,申請機構亦可建議該四個項目作其他用途。當局明年1月14至17日讓有意申請機構實地視察,1月24日舉辦工作坊。計劃明年4月15日截止。
詳情可瀏覽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頁。
第四期活从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http://www.heritage.gov.hk/tc/rhbtp/batch4_scheme.htm
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公布,項目包括大坑書館街12號、薄扶林道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上水古洞何東夫人醫局和司徒拔道景賢里。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正邀請非牟利機構,就該四幢歷史建築遞交活化建議。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12月16日)在記者會上說,書館街12號在1949年建成,是三級歷史建築,前身是名為「孔聖義學」的學堂。活化後可成為康體文娛場所、教育培訓設施,或文化藝術設施等。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1887年建成,屬一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提供餐飲服務、教育和培訓設施、展覽或會議設施,以至郊野學習或旅遊中心等。
何東夫人醫局在1933年建成,是二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成為郊野學習中心、旅遊服務中心、社會服務中心、渡假營等。
景賢里於1937年建成,是法定古蹟,曾納入第三期活化計劃。其後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在第三期剔除,並在第四期重推,冀能找到更理想的活化方案。
為使項目在營運和財務上更可行,舊泳池旁邊可容許增建。政府希望活化後可作文化設施、展覽會議廳和教育等用途。
陳茂波指,政府態度開放,申請機構亦可建議該四個項目作其他用途。當局明年1月14至17日讓有意申請機構實地視察,1月24日舉辦工作坊。計劃明年4月15日截止。
詳情可瀏覽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網頁。
第四期活从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http://www.heritage.gov.hk/tc/rhbtp/batch4_scheme.htm
Sunday, 15 December 2013
大坑孔聖義學舊址擬納入活化計劃
2013/12/15 香港電台
政府最快明天公布第4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包括擬將港島大坑書館街12號納入。大坑坊眾福利會表示有意申請,活化為「火龍博物館」,加上近年增加的特色食肆,希望令大坑變成類似「蘇豪區」的新興景點。
書館街12號前身為晚清年代建成的「孔聖義學」,日治時期被毀,戰後重建,現為三級歷史建築。大坑坊眾福利會總務主任兼火龍總指揮陳德輝說,大坑居民有份捐款建校,故希望在該處宣揚大坑特色舞火龍,計劃介紹火龍歷史、製作過程和器具等。
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蕭國健則示,希望書館街12號經活化後,可以展示大坑古村的歷史。
Wednesday, 11 December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明年初公布
點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關蘇錦樑事? 負責統籌此項目的不是康文署轄下的文化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嗎?康文署不是屬於民政事務局嗎?怎麼回事了?還是非遺已當作旅發局的生財工具,所以歸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2013/12/11 星島日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政府5月完成第一次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已草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清單有477個項目,預計明年初公布,之後會採取相應保護措施。
蘇錦樑今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草擬清單的項目中,291項屬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 126項屬傳統手工藝類別。政府考慮市民意見後,明年年初料可公布清單,再制訂和推行相應保護措施。
他說,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等傳統節慶活動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旅發局正積極向旅客推廣。
旅發局會繼續鼓勵業界開發旅遊新產品,早前亦支持業界開發「香港特手」,介紹本港傳統手藝文化。該特色行程介紹古法線面、裁縫、鞋匠和鑿字工藝等傳統手藝,並由本地老師傅向旅客講述行業變化。
2013/12/11 星島日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政府5月完成第一次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已草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清單有477個項目,預計明年初公布,之後會採取相應保護措施。
蘇錦樑今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草擬清單的項目中,291項屬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 126項屬傳統手工藝類別。政府考慮市民意見後,明年年初料可公布清單,再制訂和推行相應保護措施。
他說,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等傳統節慶活動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旅發局正積極向旅客推廣。
旅發局會繼續鼓勵業界開發旅遊新產品,早前亦支持業界開發「香港特手」,介紹本港傳統手藝文化。該特色行程介紹古法線面、裁縫、鞋匠和鑿字工藝等傳統手藝,並由本地老師傅向旅客講述行業變化。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