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7 December 2013

品味蘋果:姚詠蓓在大世界走一圈  舊倉庫找回百年香港

2013/12/15 蘋果日報

姚詠蓓的世界好大。香港出生,英國定居,瑞士讀中學,美國讀大學。
在倫敦生活了30年,出版英國首本歌劇雜誌;創辦歐洲首個華人電視台,在25個國家開設頻道,被封為電視女王。
在地球走上一圈,61歲的她,又回到香港。
「百幾年前,德輔道對出,仍見維港。」誤打誤撞,在英國一個圖書館倉庫,尋回塵封百年的老照片。維港賽舟、荒蕪的皇后大道中,玻璃底片下,歲月滄桑。

前後七年,為照片考證和復修,遊走全球12個國家及地區,策劃世界巡迴展覽。
這一站,她回到香港。
「走到幾遠都好,冇一個地方,好似香港咁特別。」離家千里,這個中國第一劇作家齊如山的後人,說起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情真意切。
記者:呂麗嬋 攝影:羅君豪
今年初搬到中環八號碼頭的海事博物館,上月起,舉行名為《晚清碎影》的跨年相片展覽,展出已故皇家攝影師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的作品,合共81張的老照片,早於150年前在中國華南一帶拍攝,其中22張在香港取景的黑白相片,更是首度曝光。這個世界巡迴相片展覽,自09年開始,先後在全球包括英美瑞典及北京等12個國家及地區展出。像跟着衞星航道走,在地球轉了一圈,這次,它回到照片拍攝的地點──香港。
「海事博物館臨海而建,頭先我坐車過嚟,就喺度諗,今日香港到處係高樓大廈,唔知百幾年前的德輔道海旁,會係點?」將這批原本不見天日的老照片,帶到世界各地的,是姚詠蓓。個子嬌小、說話溫婉的她,是今次世界巡迴展的策展人,上月底與夫婿一同來港,短留兩星期,為展覽打點之餘,又主持講座,風塵僕僕。重臨舊地,皇后碼頭不見了,維港沿岸,遍地高樓,這個「舊香港人」,百般滋味。
「我14歲先離開香港,呢度有我好多美好嘅回憶。」黃磚紅瓦的古堡校舍、瑪利諾修院學校那件雪白的校服;擠擁的人潮,嘈吵又親切的廣東話……因為工作,走遍大半個地球,這次,帶着香港的老照片,回到出生地,她說,意義重大。「John Thomson係上世紀紀實攝影嘅先鋒,當年嘅相片,大部份都係影樓硬照,端正身板,雙手垂搭膝蓋,Thomson卻與別不同,喜歡將鏡頭對準街上尋常百姓,充滿生活感。」
街上悠閒待客的轎夫、男尊女卑的貧苦家庭,還有三步不出閨門,但卻像現代少女、輕倚長廊拍照的富家小姐。當年的衣飾、拍攝對象的神情,無不令她神往,「19世紀前往中國嘅西方人,唔係為生意,就係為公差,要不就係傳教士,好少好似佢咁,對呢度嘅人同生活,真正感興趣,佢嘅照片,罕有咁紀錄咗晚清時中國唔同階層嘅面貌,除咗官員,更多嘅係平民百姓,如街邊賣水果嘅小販,女漁民,甚至係幫人剃頭、修腳嘅低下階層,都係佢嘅拍攝對象。」她說。

照片沒有獵奇感覺

John Thomson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也是最早一批來華的攝影師,1869年11月,英國愛丁堡公爵亞爾菲臘親王訪港,便由他負責拍攝,物移星換,菲臘親王的相片,變了歷史定格,他鏡頭下的眾生相,卻漸次被遺忘,「搵到呢批相片,絕對係偶然,06年,我同丈夫去惠康基金會醫學圖書館參觀,個館長見我係華人,就話喺倉有三大箱玻璃底片,好殘舊,隱約見到係東方面孔,問我有冇興趣睇吓。」
無心插柳的「邂逅」,讓她與這個早已作古的蘇格蘭攝影師,在相隔大半個世紀的倫敦,「神交」起來。透過大小資料室及博物館,重新認識這位來華遊歷攝影師的生前種種。原來,早於1868年,即在相機發明後不久,John Thomson便已到香港,並在皇后大道中開設照相館;其後他又花了五年時間,遊歷半個中國。流落在惠康基金會醫學圖書館倉庫的三大箱玻璃底片,正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作品。
「好似發現咗一個寶藏,每日去圖書館翻看玻璃底片,Thomson嘅作品,冇嗰個年代西方攝影師對中國社會嘅獵奇感覺,大量人像,構圖很現代化,好有美感。除此之外,佢嘅好多作品,都以街景同建築物為題,嗰時,要拍到一張照片,需要攜帶大量玻璃底片、化學劑,以及流動黑房等笨重嘅攝影裝備。可以想像,每張相片嘅背後,都好艱辛,越深入研究,越加仰慕。」
據知,John Thomson回國後,繼續為皇室拍照,但這批擱在蘇格蘭大屋閣樓的六百幅玻璃底片,卻輾轉由後人於1921年,出售給英國收藏家亨利.惠康(Henry Wellcome),「佢嘅後人可能覺得嗰三箱玻璃底片好『阻碇』吧?據知當年係以極廉宜嘅價錢出售。」後人「唔識寶」卻錯有錯着,她說:「若不是賣了,蘇格蘭嘅閣樓出名潮濕,肯定會壞晒,再曬唔到咁靚嘅照片!」
不想好的作品被湮沒,姚詠蓓辭去原有文化推廣組織Asia House總監的工作,以外行人全力策展,「批相冇離開過英國,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將相片帶返去亞洲,讓華人都有機會睇到。」照片落到收藏家手中,卻未顯露真正價值,塵封85年,誤打誤撞,讓姚詠蓓遇上了,在百年之後,價值重新被肯定。也許,物也如人,往後的路怎樣走,也要講一點際遇。
由2006年發現這批相片,到首個巡迴展覽,歷時三年,姚詠蓓與惠康基金會醫學圖書館洽談合作,又在英國找來專家,根據John Thomson遺下的圖解進行覆檢,考證照片的拍攝年期及地點;並利用新的技術,將玻璃底片修復,複印成半個人高的黑白硬照,讓觀賞的人看到相片的細節,「籌備嘅過程困難好多,尋找有質素嘅場館係一個問題;尤其08年,撞正汶川地震同奧運,要搵贊助,一樣困難重重。」
排除萬難,09年首站在父母居住的北京展出,原本只為還自己「將照片帶返亞洲」的心願,殊不知迴響卻極大,據指,除了她心中的華人對象,獲邀參觀的領使及外交人員,也予以極高評價,在英國倉庫不見天日的老照片,竟又應邀「回流」到愛爾蘭等地展出,四年之間,走遍12個國家及地區,「發展係始料不及,正如我點諗到,喺大世界遊咗一圈,又返嚟香港?」

徐展堂為其舊老闆

展覽在海事博物館開幕當天,已故香港富商徐展堂的兒子徐浩銓,就送來花牌祝賀,「徐展堂係我做電視台年代嘅舊老闆,諗唔到徐家仲咁有心。」姚詠蓓的香港淵源,尚不止14歲前的回憶,還包括她上半生的事業。歐洲東方衞視(CNE),是徐展堂於九十年代初,出資創辦的歐洲電視頻道,當年,姚便透過獵頭公司推薦,出任集團總經理,是當時歐美首個華人女台長。
「這之前,我都係做出版工作,出版美術專書,辦歌劇雜誌Opera Now,並無電視製作嘅經驗,嗰時我哋係全新嘅電視台,行所謂廚房路線,其實只係從海外華人嘅生活入手,製作佢哋圈子最關心嘅嘢。」十多年前的英國,八成華人都開餐館,靠「廚房」養家,由姚詠蓓製作有關開門七件事的節目,到《歐華創業錄》等公共事務製作,不少飄洋過海的華人仍然記得,陪伴了一代人成長。
「同北美好唔同,歐洲居住嘅華僑,大部份都住得好分散,尤其係北歐,有啲小鎮,基本上只有幾千華人居住,嗰時,成日都要到處飛,去到當地,親身同當地嘅電訊局傾落地廣播,嗰個年代,華人離鄉別井喺異地搵食,好多都唔識英文,思鄉情切,知道有華語廣播嘅電視台,好多人真係會捉住你隻手,感動到流下眼淚。」她說。
十年的電視台工作,讓她培養出尋找各地中國人的「職業本能」,搖身成為策展人,一樣派上用場,「以前到處去,只為洽談落地廣播,𠵱家每去一個地方,就會先搵下當地嘅博物館位置,睇吓係咪適合做展覽。」出身書香世家的姚詠蓓,外曾祖父是中國第一劇作家齊如山,母親賀寶善,曾寫下《思齊閣憶舊》一書,記下外公生前種種,包括與梅蘭芳及齊白石交往的逸事。
「我仲記得,媽媽喺北京嘅四合院,放滿外曾祖父寫嘅書,媽媽係學音樂嘅,佢80歲過身,喺佢人生最後嗰20年,努力寫作,我唔識寫嘢,遺傳唔到外曾祖父同媽媽嘅天份,但喺咁嘅環境之下長大,令我特別敬重從事藝術創作嘅人,由出版歌劇雜誌、製作電視台節目到成為策展人,無非都係想設立一個平台,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呢啲好嘅作品。」回歸她熟悉的香港,站在她心愛的老照片前,姚詠蓓笑得開懷。

John Thomson鏡頭下的香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