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June 2012

饒宗頤文化館26日開放

2012/6/23 文滙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現年95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學術和藝術成就均卓越非凡,堪稱活國寶。為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意,特區政府將前荔枝角醫院建築群活化成饒宗頤文化館,下周二起向公眾開放。館內展出饒老約60件作品,包括饒老名聞遐邇的荷花繪畫和自創的「饒體」書法。在開幕典禮上,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今年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第一期的收成年,饒宗頤文化館更是計劃中最大型的項目,相信展館會為香港文化帶來新氣象。
荔枝角醫院活化改建
由前荔枝角醫院活化而成的饒宗頤文化館昨日舉行開幕典禮,曾蔭權、國學大師饒宗頤、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主禮。曾蔭權致辭時讚揚饒宗頤文化造詣深厚,治學嚴謹,是後輩的學習榜樣,並向饒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有這樣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師,實在是香港的福分、香港的光榮。」他相信文化館定必成為獨特地標,為深水埗區經濟帶來活力,為香港文化帶來新氣象。
饒宗頤文化館管理委員會主席李焯芬為傳媒導賞時表示,文化館由百年來幾歷變遷的前荔枝角醫院院址保育而成,採用了中國園林式的布局。李教授又推薦大家特別留意饒宗臨大師捐出的荷花繪畫《荷花四屏》,他闡釋說,饒老繪畫荷花喜用潑墨和用金線勾勒,甚有《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麗。另外,李焯芬認為饒老融合北魏魏碑書法特點而創出的「饒體」也值得一看,因饒體古絕而且耐看。
網上可預約導賞服務
文化館本月26日起向公眾開放,每日設有3團導賞服務,巿民可以預早一天網上預約。目前文化館只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公眾可以遊覽展出饒老作品的藝術館、介紹文化館現址過去百年變遷的保育館、「天光雲影」荷花池以及舊更亭、古石牆兩個歷史景點。第二期的上區和中區仍在施工當中,館方預計文化館2013年方能全面開放,屆時會增添綜藝小劇場、文化旅舍等設施和九龍關地界碑石、古石牆、古焚化爐、古渡口等歷史景點。

座駕違規霸路塞爆青山道

2012/6/23 太陽報


【本報訊】曾蔭權目無法紀,縱容其特首座駕公然違規霸路,阻礙交通。貪曾昨日出席位於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開幕禮時,其座駕接載他抵達後,沒有駛走離開,擺放在馬路中心長達四十五分鐘,待他出席完活動施施然上車後,座駕才慢慢駛走。

貪曾令鄰近道路出現大塞車,在長長車龍後方的車輛司機不停響號以示不滿,但駛近後發現現場有多名警員為貪曾「護駕」,司機立即敢怒不敢言。

饒宗頤館開幕攞威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青山道八百號,對開有兩條行車線,本來一直通行無阻,但曾蔭權座駕駛到後,就一直原地擺放,變相封閉了一條行車線,其他車輛只能從另一條線行駛,令青山道一帶出現大塞車,車龍長達近百米。

即將啟用的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是發展局四大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中,政府投入資源最多的一個,共斥資兩億多元。但佔地三十萬呎的文化館,目前開放範圍只有三千呎,其餘展館要到二○一三年才全面開放,令人質疑是故意匆匆開幕供貪曾「攞威」。

館內收藏了國學大師饒宗頤大量書法、繪畫及學術著作,市民可於下周起逢二、四、六免費入場參觀。饒宗頤昨日亦有出席開幕禮。

荔枝角醫院變饒宗頤文化館

2012/6/23 新報


【新報訊】國學大師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昨日開幕,展館讓訪客認識中華文化歷史,發揚饒宗頤在中華文化和藝術領域上培育英才的願景。
饒宗頤文化館是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首批活化項目中第四個啟用的項目,以面積和工程成本來說,更是活化計劃中規模最大的項目。行政長官曾蔭權伉儷和林鄭月娥一同出席開幕典禮並擔任致辭。

會舉辦中華文化課程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2009年由香港文化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展開保育、重新規劃及活化的工作。同年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以表示對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尊崇。
文化館除設有展覽,也會舉辦中華文化課程、工作坊、表演、導賞團及交流會,為參與課程和工作坊的海外交流團體及訪客提供住宿,既推廣傳統中華文化,也有助提升世界各地人士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饒宗頤館開幕 去年新荷今夕賞

2012/6/23 明報



【明報專訊】由歷史建築荔枝角醫院改建而成的饒宗頤文化館昨日開幕,下周二起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文化館初期將展出60多幅饒宗頤著名的荷花水墨畫,以及他自創的「饒體」書法作品,部分作品更屬首次曝光,例如他去年於94歲高齡,特意為文化館繪畫的最新巨型畫作《荷花四屏》,估計市值過千萬元。


荔枝角醫院活化復修而成

昨日的開幕典禮,國學大師饒宗頤、特首曾蔭權、發展局長林鄭月娥等都有出席。文化館位於前荔枝角醫院,擁有過百年歷史,由發展局透過「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撥款2.7億元復修,並以饒宗頤的名字命名。整個建築群分3部分,初期先開放其中一部分,預計每年可接待過萬名市民,其餘兩部分將於明年中啟用。

文化館管理委員會主席李焯芬表示,館內收藏約60件由饒宗頤捐出的展品,包括饒宗頤最著名的荷花水墨畫、繪畫中國西北地區的山水畫、由他混合多種字體而自創的「饒體」書法作品,以及多幅他與趙少昂等香港藝術家共同創作的畫作。館內焦點展品之一,是饒去年所作的巨型畫作《荷花四屏》。


《荷花四屏》 料值千萬

《荷花四屏》由4幅長約2米的畫卷合併而成,特點在於以「敦煌描白」手法繪畫,並大膽以金色、紅色等鮮艷顏色的簡單線條,勾畫出荷花形態,輔以潑墨而成的荷葉,營造出自然飄逸的意境。畫作兩旁的對聯則是饒2008年所寫,上書出自「馬王堆帛書」的「去無作相,住亦隨緣」。

文物館每周免費開放3至4日,並設有導賞團(見表)。首階段開放的設施包括藝術館和保育館,明年中將開放其餘設施,包括設有200宿位的「文化旅舍」,以及開辦文化課程。旅舍設施達三星級酒店標準,房間價格待定,但會為參加文化交流、講座的學者提供優惠。

李焯芬續稱,館內藏品均是「無價寶」,相信《荷花四屏》的拍賣價可達千萬元,該館會聘請保安員和設置防盜系統保護藏品。

由 荔 枝 角 醫 院 改 建 的 饒 宗 頤 文 化 館 一 期 開 幕





2012/6/22 香港電台
短片


前 身 是 荔 枝 角 醫 院 的 饒 宗 頤 文 化 館 , 第 一 期 今 日 開 幕 , 並 於 逢 星 期 二 、 四 、 六 免 費 開 放 予 公 眾 , 亦 會 於 本 月 26 日 至 7 月 31 日 , 特 別 加 開 星 期 五 , 讓 更 多 人 士 可 以 到 場 參 觀 。


文 化 館 保 留 原 有 建 築 特 色 。 展 館 內 , 展 出 饒 宗 頤 教 授 約 60 件 珍 貴 作 品 , 包 括 繪 畫 、 書 法 、 文 玩 及 一 系 列 學 術 著 作 。


開 放 時 間 為 早 上 10 時 至 下 午 6 時 , 亦 設 有 導 賞 服 務 。
第 二 期 工 程 預 計 於 2013 年 完 成 。 

Sunday, 24 June 2012

饶宗颐文化馆开幕

2012/6/23 成報


【本报综合报道】将荔枝角医院活化改造而成的饶宗颐文化馆,第一期面积3,000平方呎的艺術馆及保育馆昨日开幕(图),展出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约60件珍贵作品,包括绘画、书法、文玩及一系列学術著作,而佔地约30万平方呎的文化馆,保留原有建築特色,並设有导赏服务,预计第二期工程明年完成,届时共提供90间房间、约180个青年旅舍宿位和餐厅,政府负担2亿元的复修开支,营运文化馆的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日後将要自负盈亏。特首曾荫权昨日与国学大师饶宗颐等人,出席这个以「文化传承、薪火相传」为主题的揭幕仪式,曾荫权致辞表示,饶宗颐文化馆是发展局四个活化历史建築计劃当中,投入资源最多的一个,现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欣赏一代汉学泰斗的作品,可提升市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料明年全面开放
饶宗颐文化馆结合文化与保育内涵,首期即「下区」将於下周二起逢星期二、四、五和六免费开放予公众人士参观,当中包括艺術馆、保育馆、天光雲影景观、古石墻等;其中艺術馆以「学艺双携」为题,展示饶宗颐的作品,介绍其学艺理念,当中包括饶宗颐的绘画、书法、文玩和系列学術著作,而昨日还展出近30件由饶宗颐与本港其他艺術家如丁衍庸、赵少昂、杨善深等合作的作品。 
保育馆则以「百年使命」为题,通过文字、历史图片、人物专访、影片及互动资讯,介绍文化馆馆址的历史演变,让公众认识这个活化保育项目。至於「中区」和「上区」在内的其他区域的设施及景点,预计明年全面开放供市民参观和使用。 

60書畫著作率先展出 饒宗頤文化館周二開放

2012/6/23 星島日報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由前荔枝角醫院改建的饒宗頤文化館,將於下周二起率先開放下區展區予市民免費參觀,展出約六十件國學大師饒宗頤珍貴書畫作品,包括估算市值幾千萬元的《荷花四屏》,加上「天光雲影」荷花池及多項文藝表演等,讓參觀者盡覽國學大師造詣精髓。文化館上區及中區展區築建中,預計二○一三年全面開放。
  記者:陸泳潼
  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首批活化項目之一的饒宗頤文化館,昨正式開幕,國學大師饒宗頤親臨主持開幕典禮。
  文化館分為上區、中區及下區三部分。文化館管理委員會主席李焯芬指,為讓市民能先睹為快欣賞饒宗頤作品,決定率先開放已花兩年時間活化的下區。
  將展《荷花四屏》得意作
  下區由藝術館、保育館及其他富有中國味道的景點組成。其中藝術館以「學藝雙携」為題,展出國學大師饒宗頤約六十件作品,包括書畫及一系列學術著作,大多由饒宗頤親自借出。饒宗頤畢生醉心研究文化及藝術,藝術館內的《荷花四屏》就是他得意之作,估計拍賣市值可達幾千萬元。畫中荷花用金綫勾勒,顏色鮮艷,配合撥墨技巧,將荷花的寫意、飄逸形態呈現觀眾眼前,跟《愛蓮說》內所描述的非常相似。
  下區另一景點「天光雲影」荷花池,位於藝術館與保育館之間,水池內荷花含苞待放,蓮葉隨風在水面飄浮,跟四周的綠樹相映成趣。
  文化館亦定期安排文藝表演、舉辦研討會和興趣課程,邀請學者作演講交流。
  市民須預約參觀,於下周二起,逢星期二、四、六開放,每日導賞團名額共六十個,分三個時段進場,導賞員會沿途講解展品內容。李補充,由於文化館上區及中區仍在活化施工期間,有需要限制下區入場人次,以保障市民安全,待二○一三年全面完工後,有關措施將取消。
  饒宗頤文化館由前荔枝角醫院活化而成,耗資約二億七千多萬元,佔地三萬二千平方米。李介紹,由於整個建築群包括十多幢樓房,部分有超過百年歷史,工程進行間亦要顧及附近的樹林,令活化工作增添難度。為保留建築物的原始庭院風味,活化小組人員特別訂造專屬瓦片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