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片來源: 星島日報 |
一直致力推廣建築教育及藝術的非牟利組織「香港建築中心」,聯同業內專業人士克服不同技術困難,計畫斥資接近二千萬元在靠近上環林士街的天橋底位置,興建一個建築設計推廣中心,利用最新環保技術和建築物廢料,興建一個猶如燈罩的圓形建築物,銳意將原來陰暗的天橋底打造為城市亮點。
陳麗喬於是聯同一批建築系學生和建築師學會成員,研究如何改造該塊原本被劃為「道路」的用地,難題之一是考慮到用地位處繁忙的「交通島」,新建築物需要避免令駕駛人士轉彎時的行車視綫受阻,最後想到採用「圓柱形」設計,「天台」部分可被打造為公共空間,用作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如展覽、講座和售賣紀念品。她說:「現有行人天橋會加設一條樓梯,作為中心未來的主要入口。」
儘管天橋底環境一般較為陰暗,建築中心卻銳意將新會址打造為城市亮點,特別花心思研究光綫效果的設計,在致力從事環保建築的金門建築協助下,決定利用建築廢料建造外牆。
建築中心稍後會爭取城規會支持改變土地用途,然後再向屋宇署及地政總署提出申請,待一切落實會後正式籌募建造經費,並進行詳細設計。